乳果糖(Lactulose)

乳果糖(Lactulose)

【商品名】

乳果糖、半乳糖苷果糖、春克、丹尼莱克、杜密克、拉韦、利秘乐、利维。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是一种渗透性轻泻剂,在结肠内被人体正常微生物分解为乳酸和醋酸;其作用如下:①降低血氨:本药使肠腔内的pH降低,形成不利于分解蛋白质的细菌生存、繁殖的酸性内环境,从而使肠道内产氨减少;还可使所产生的氨(NH3)转变为NH4,离子状态的NH4脂溶性小,难以被肠道吸收而随粪便排出,间接降低血氨水平。当结肠内的酸碱度从pH7.0降至pH5.0时,结肠黏膜不仅不吸收氨到血液,反而由血液向肠腔内排出氨。②导泻作用:本药在小肠内不被水解吸收,其渗透性使水和电解质保留于肠腔,在结肠中细菌将其分解成乳酸、醋酸,使肠内渗透压进一步增高,使粪便的容量增大,刺激肠道蠕动,产生缓和的导泻作用,也有利于氨和其他含氮物质的排出。③具有抗内毒素的作用。

2.药动学

本药在胃和小肠中不会被消化分解(因缺少其分解酶),且几乎不被小肠吸收,可完整地通过小肠到达结肠。用于治疗便秘时,口服后24~48小时起效,其生物利用度较小。本药在结肠广泛代谢,被结肠细菌代谢形成小分子酸(如乳酸、醋酸),使结肠内容物酸化。3%未被代谢的乳果糖随尿排出,少量经胆汁随粪便排泄。

【临床应用】

1.用于防治高血氨症及血氨增高所致的肝性脑病。

2.作为缓泻剂,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

3.用于当临床需要保持软便的情况:如痔疮、肛门/直肠术后。

4.可作为促生素(使肠腔内的pH降低,改变肠腔内的菌群,利于正常菌群生存)。

5.作为治疗内毒素血症和炎性肠病的辅助用药。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肝性脑病:起始剂量为一次20~33.4g,一日3次;维持剂量应调至一日最多2~3次软便,大便pH值5~5.5。

(2)便秘:起始剂量为一日10~30g,维持剂量为一日6.7~16.7g;宜在早餐时顿服。治疗几日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酌减剂量。根据本药的作用机制,1~2日内可取得临床效果,如2日后仍未见明显效果,可考虑加量。

(3)临床需要维持软便的情况:同便秘治疗。

·灌肠给药 用于肝性脑病时,可将本药200g加于700ml水或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30~60分钟,每4~6小时1次。

儿童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肝性脑病:初始剂量为1.7~6.7g,分次给予;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一日用27~60g,然后调整剂量到一日2~3次软便为宜。

(2)便秘:①婴儿:起始剂量与维持剂量皆为一日3.3g。②3~6岁:一日3.3~6.7g。③7~14岁,起始剂量为一日10g,维持剂量为一日6.7g。宜在早餐时顿服。治疗几日后,可酌情减量。根据本药的作用机制,1~2日内可取得临床效果。如2日后仍未有明显效果,可考虑加量。

【不良反应】

1.代谢/内分泌系统

有肝性脑病患者在本药治疗期间出现乳酸性酸中毒或高钠血症的报道。

2.胃肠道

①偶有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剂量大时偶见恶心、呕吐;以上不良反应在减量或停药后不久可消失。②服用本药会产生气体,引起嗳气、胃肠痉挛等腹部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治疗一周内消失)。③长期大量使用致腹泻时会出现水电解质失衡,导致低钾血症。④有报道可发生胸骨后疼痛,并导致停药。⑤对肝硬化的患者,可能会引起食欲减退。

3.其他

滥用本药的典型症状为腹痛、虚弱、疲乏、烦渴、呕吐、水肿、骨痛(由骨软化引起)、低蛋白血症(胃肠疾病引起蛋白丢失)以及类似结肠炎的症状。如果结肠没有发生器质性损伤,停药后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阑尾炎、肠道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者。③对乳糖或半乳糖不耐受者。④半乳糖血症患者。⑤尿毒症患者不宜使用本药。

2.慎用

糖尿病患者(国外资料)。

3.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应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和性状(即有无腹泻的发生)。

4.特殊人群

(1)妊娠期妇女:国内资料中建议妊娠早期妇女慎用本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2)哺乳期妇女:尚不清楚本药是否经乳汁分泌。

【制剂与规格】

乳果糖粉 ①5g。②100g。③500g。

乳果糖颗粒 10g。

乳果糖口服溶液 ①10ml:5g。②100ml:50g。③100ml:66.7g。

乳果糖糖浆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