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Liraglutide)
【商品名】
利拉鲁肽、诺和力。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一种酰化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药,模拟了内源性人GLP-1(7~37)97%的氨基酸序列。与GLP-1(7~37)相同,本药活化GLP-1受体,增加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分泌胰岛素;而当血糖浓度降低至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减少。本药还可以胰岛素依赖性的方式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引起胃排空延迟,故可降低进入循环的餐后血糖比例。单剂量皮下注射本药后,可降低整日空腹、餐前和餐后血糖。
2.药动学
单次皮下注射本药降低餐后血糖,药效持续时间可达5小时。单次皮下注射本药0.6mg,血药峰浓度为35ng/ml,达峰时间为8~12小时,曲线下面积(AUC)为960(ng·h)/ml。本药生物利用度为55%,蛋白结合率高于98%,表观分布容积为13L(皮下注射)和0.07L/kg(静脉给药)。本药代谢不明显,其代谢物6%经肾脏排泄,5%随粪便排泄,全身清除率为1.2L/h,消除半衰期为13小时。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FDA批准适应证)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2型糖尿病
·皮下注射 对通过饮食和锻炼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推荐剂量为一日0.6mg,持续1周,以后一日1.2mg。第1周的初始剂量0.6mg可使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至最小,但不可有效控制血糖,以后可将最大剂量增加至一日1.8mg。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肾功能不全者无须调整用药剂量。
·肝功能不全时剂量
肝功能不全者无须调整用药剂量。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可见高血压(3%)。
2.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见低血糖(单用本药的发生率为9.7%,与其他药物合用的发生率为2.2%~27.4%)、甲状腺C细胞增生、乳头状甲状腺癌。
3.呼吸系统
可见上呼吸道感染(9.5%)、鼻窦炎(5.6%)、鼻咽炎(5.2%)。
4.肌肉骨骼系统
可见背痛(5%)。
5.泌尿生殖系统
可见泌尿道感染性疾病(6%)。
6.免疫系统
可见对抗本药的抗体(8.6%)、交叉反应抗本药的抗体(4.8%~6.9%)。
7.神经系统
可见头痛(9.1%)、眩晕(5.8%)。
8.胃肠道
可见恶心(28.4%)、腹泻(17.1%)、呕吐(10.9%)、便秘(9.9%)、胰腺炎。
9.皮肤
可见荨麻疹(0.8%)。
10.其他
可见注射部位反应(2%)、流感(7.4%)、血管神经性水肿(0.8%)。
【注意事项】
1.特别警示
本药可导致动物出现剂量依赖性和治疗持续时间依赖性的甲状腺C细胞肿瘤,有甲状腺髓样癌(MTC)病史或家族史者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MEN 2)患者禁用本药(FDA药品说明书-利拉鲁肽注射液)。
2.禁忌证
①有MTC病史或家族史者。②MEN 2患者(以上均选自国外资料)。
3.慎用
①肾病终末期、透析或严重肾功能损伤患者。②有胰腺炎病史者。③肝功能损伤患者(国外资料)。
4.用药警示
①本药不可作为胰岛素的替代药物,不可用于1型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患者。②应警惕持续性呕吐、严重腹痛等急性胰腺炎症状。若怀疑出现胰腺炎,应停药;若确诊为胰腺炎,不应再用药。③有用药后出现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加重,包括需血液透析的严重病例的报道,大多发生于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脱水的患者中。肾功能通常可通过适当的治疗措施恢复,包括停用本药。此外,合用其他可影响肾功能的药物或处于脱水状态可能增加发生肾功能损伤的风险。④用药期间应观察是否有过敏性反应症状和体征。少部分患者可产生抗体,应密切观察本药降糖效果。
5.特殊人群
(1)儿童:18岁以下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2)老人:尚不明确。
(3)妊娠期妇女:①本药是否通过胎盘尚不明确,妊娠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4)哺乳期妇女:在动物研究中,母鼠乳汁中排泄的本药原形药物浓度约为血浆浓度的50%。本药是否随人乳排泄尚不明确,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
【制剂与规格】
利拉鲁肽注射液 3ml:18mg。
贮法:于2~8℃保存,不得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