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商品名】
熊去氧胆酸、脱氧熊胆酸、乌索脱氧胆酸、梧露洒、熊脱氧胆酸、优乐素、优思弗。
【药理】
1.药效学
熊去氧胆酸(UDCA)为CDCA的7~β异构体,具有以下作用特点:①增加胆汁酸的分泌,导致胆汁酸成分的变化,使其在胆汁中含量增加,有利胆作用。②能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显著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量和胆固醇的饱和指数,从而有利于结石中胆固醇逐渐溶解。UDCA还能促进液态胆固醇晶体复合物形成,后者可加速胆固醇从胆囊向肠道排泄、清除。③松弛肝胰壶腹括约肌,加强利胆作用。④减少肝脏脂肪,增加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促进肝糖原的蓄积,提高肝脏抗毒、解毒能力;并可降低肝脏和血中三酰甘油的浓度。⑤抑制消化酶、消化液的分泌。⑥国外研究亦表明,UDCA对慢性肝脏疾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明显降低肝细胞Ⅰ型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表达,降低活化T细胞的数目。
但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本药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仅有微弱的治疗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尚需重新评估。
2.药动学
本药呈弱酸性,当发生微胶粒聚集时,其pKa值约为6。口服后通过被动扩散而迅速吸收,在1小时及3小时分别出现两个血药峰浓度。由于仅少量药物进入体循环,故血药浓度很低。最有效的吸收部位是具有中等碱性环境的回肠,通过肝脏时被摄取5%~60%,吸收后在肝脏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从胆汁排入小肠,参加肠肝循环。小肠内结合的UDCA一部分水解回复为游离型,另一部分在细菌作用下转变为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后者进而被硫酸化,从而降低其潜在的肝脏毒性。本药的治疗作用与胆汁中的药物浓度有关,与血浆浓度无关。半衰期为3.5~5.8日,主要随粪便排出,少量经肾排泄。尚不清楚是否经人乳排泄,由于口服后仅少量UDCA出现在血清中,因而,即使UDCA可分泌入乳汁中,其量也非常小。
【临床应用】
1.用于胆固醇型胆结石,适用于胆囊功能正常、X线能穿透的结石。
2.用于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
3.用于治疗胆汁缺乏性脂肪泻、回肠切除术后脂肪泻。
4.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胆汁淤积性肝病。
5.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
6.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管炎、胆汁性消化不良、黄疸。
7.用于高三酰甘油血症、肝肿大、慢性肝炎。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利胆:一次50mg,一日3次。
(2)溶解胆结石:一日450~600mg(8~10mg/kg),分早晚2次服。当胆结石清除后,每晚口服50mg,以防止复发。
(3)肝肿大、慢性肝炎:一日8~13mg/kg,疗程为6~24个月。
(4)胆汁反流性胃炎:一次250mg,一日一次,睡前服用,疗程10~14天。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偶见心动过缓、心动过速。
2.呼吸系统
国外资料报道,可见支气管炎、咳嗽、咽喉炎等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
3.肌肉骨骼系统
可出现关节痛、关节炎、背痛和肌痛。
4.神经系统
偶见头痛、头晕。
5.肝脏
对肝脏的毒性不明显,少见血清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的现象。
6.胃肠道
主要为腹泻,发生率约为2%。偶见便秘、胃痛、胰腺炎等。
7.血液
长期使用本药可使外周血小板的数量增加。
8.皮肤
可出现瘙痒。还可出现脱发。
9.过敏反应
偶见过敏。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胆汁酸过敏者(国外资料)。②严重肝功能减退者。③胆道完全阻塞者。④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患者。⑤胆囊不能在X射线下被看到、胆结石钙化、胆囊不能正常收缩以及经常性的胆绞痛等患者不能使用本药胶囊。⑥孕妇。
2.慎用
老年患者。
3.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胆结石患者使用本药后,血脂无特殊变化。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应在治疗开始时、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检查肝脏酶学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②治疗的第1年中应每6个月做1次B超检查。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者还应注意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免疫球蛋白IgM等的监测。
5.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使用本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不清楚,国外尚未批准用于儿童患者。
(2)妊娠期妇女:目前尚缺乏孕妇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国内资料建议孕妇禁用本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3)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慎用本药。
【制剂与规格】
熊去氧胆酸片 ①50mg。②150mg。
熊去氧胆酸胶囊 25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