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凝血因子Ⅷ(Lyophilized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Ⅷ)
【商品名】
海莫莱士、抗甲种血友病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抗血友病因子、凝血第Ⅷ因子、浓缩第八因子、人抗血友病球蛋白、因子Ⅷ。
【药理】
1.药效学
活化的凝血因子Ⅷ(FⅧa)是凝血过程中凝血因子Ⅸa(FIxa)的辅助因子,在血小板表面参与凝血因子X的激活,然后使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化,在循环中形成纤维蛋白,即血块生成而止血,并在维持有效止血中起重要作用。FVlll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被消耗,在组织坏死或出血时消耗加速,FVllla也能被活化蛋白C(A P C)灭活。血浆FⅧ活性的正常均值为100%(50%~200%),甲型血友病血浆FⅧ活性水平(FⅧ:C)常低于5%,重型者低于2%。静脉每输注1U/kg,能升高血浆FⅧ活性2%。进入体内不易产生抗FⅧ的抗体。
2.药动学
静脉给药的半衰期为4~24小时,平均约12小时,呈二相清除曲线,第一相反映血管内外的平衡,第二相反映FⅧ被实际利用的情况。FVⅧ不能通过胎盘。
【临床应用】
1.甲型血友病。
2.用于获得性FⅧ缺乏症。
3.用于血管性血友病(vWD),输注本药常可纠正止血缺陷,改善出血症状。
【用法与用量】
·静脉滴注
1.轻度关节出血每次8~10U/kg,每日1~2次,连用1~4日,使体内FⅧ:C水平达正常水平的15%~20%。
2.中度关节、肌肉出血每次15U/kg,每日2次,使体内FⅧ:C水平达正常水平的30%。用药需维持3~7日。
3.大出血或严重外伤而无出血证据每次25U/kg,每日2次,使体内FⅧ:C水平达正常水平的50%。用药至少维持7日。
4.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伴出血为使体内FⅧ:C水平达正常水平的80%~100%,按40~50U/kg于术前1小时开始输注,随后使FⅧ:C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的30%~60%约10~14日,或按下列公式计算:
每次所需FⅧ=体重(kg)×要求增加的FⅧ:C的浓度(%)×0.5
5.预防出血体重大于50kg者每日500U,小于50kg者每日250U,使体内FⅧ:C水平达正常水平的5%~10%。
6.抗FⅧ抗体生成伴出血首剂每小时5000~10000U,继之以每小时300~1000U维持,使体内FⅧ:C水平维持在30~50U/ml。如联合应用血浆交换术,宜追加本药40U/kg,以增强疗效。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
①对鼠、仓鼠或牛蛋白过敏的患者,使用单克隆抗体纯化的FⅧ或重组FⅧ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②对猪肉过敏的患者,使用由猪血浆纯化FⅧ时可能出现交叉过敏反应。
2.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有10%~20%甲型血友病患者产生特异性抗FⅧ抗体。
3.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用药过程中应定期作抗体测定,若出现抗体,且其浓度低于10BU/ml时,须加大本药用量;若其浓度高于10BU/ml,即使加大用量亦无效,因此必须更换其他方式治疗。②当大量或多次使用本药时,应监测血细胞比容以及时发现贫血,因某些FⅧ制品含有抗A及抗B红细胞血型抗体,输入量多时可使A型、B型或AB型患者发生血管内溶血。③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浆FⅧ浓度,以确保达到有效浓度并确定其维持量。④用药前及用药时应监测脉搏,若明显加快,应减慢给药速度或暂停,直至脉搏恢复正常。⑤使用猪血浆纯化的FⅧ时,应监测血小板计数。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由于某些FⅧ制品含有白蛋白作为稳定剂,以单克隆抗体纯化的产品含有微量鼠蛋白,重组产品除含白蛋白外尚有微量鼠、仓鼠及牛蛋白,故输入后可发生过敏反应。对白蛋白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寒战、发热、荨麻疹及恶心等。对其他动物蛋白的过敏反应表现为面红、皮疹、眼睑水肿及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致血压下降及休克。
2.病毒性感染
感染病毒性肝炎及艾滋病是输注本药的主要危险。可通过严格筛选献血员和制剂病毒灭活加以控制。
3.注射局部可有灼热感或炎症反应偶有头晕、疲乏、口干、鼻衄、恶心及呕吐等。
4.大量输注本药可产生溶血反应此外尚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或血栓形成。
5.来自纯化猪血浆的FⅧ制品尚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及出血。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人凝血因子Ⅷ:100U;200U;250U;300U;400U;500U;750U;1000U。
贮法:2~8℃或室温保存,切勿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