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

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

【商品名】

氟氯青霉素、氟氯青霉素钠、氟氯西林钠、奥佛林、氟氯苯甲异嗯唑青霉素、氟氯苯唑青霉素、氟氯西林镁、氟沙星、福氯平、世君宁。

【药理】

1.药效学

氟氯西林为半合成的耐青霉素酶青霉素。抗菌作用机制与青霉素G相似,系与细菌细胞壁上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菌体肿胀破裂死亡,从而起抗菌作用。为繁殖期杀菌药。特点是:对青霉素酶稳定性较好,对产青霉素酶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对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和各种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则比青霉素弱(相差10倍以上)。

抗菌谱:对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有较好抗菌活性。粪肠球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脆弱拟杆菌对本药耐药。

2.药动学

氟氯西林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0%~50%。口服250mg,1小时后达血药浓度峰值,为6~10μg/ml。药物吸收后在体内分布良好。蛋白结合率高,为92%~94%,消除半衰期约为0.75~1.5小时。药物仅部分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大部分(50%~65%)药物以原形经肾随尿液排泄。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药物。

【临床应用】

葡萄球菌所致的周围感染及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无效。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口服给药 每次250mg,每日3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每次500mg,每日4次。

·肌内注射 每次250mg,每日3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每次500mg,每日4次。

·静脉注射 每次500mg,每日4次,将药物溶于10~20ml注射用水或葡萄糖输液中缓慢推注(不低于3~4分钟),每4~6小时1次。每日量不宜超过8g。

儿童

·口服给药 2岁以下按成人口服剂量的1/4给药;2~10岁按成人剂量的1/2给药。也可按照每日25~50mg/kg,分次给予。

·肌内注射 2岁以下按成人肌内注射剂量的1/4给药;2~10岁按成人剂量的1/2给药。也可按照每日25~50mg/kg,分次给予。

·静脉注射 剂量同肌内注射。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较常见。用药后可发生青霉素类药引起的各种过敏反应。

2.神经毒性

大剂量静脉注射可引起头痛、抽搐、惊厥等神经毒性反应,此反应尤易见于肾功能减退患者。

3.肝毒性

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氨基转移酶暂时性升高,也有致急性肝脏胆汁淤积的报道。

4.肾毒性

偶有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报道。

5.血液系统

静脉给药后偶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也偶有致溶血性贫血的报道。

6.胃肠反应

口服给药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偶见假膜性结肠炎。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

对一种青霉素类药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过敏,也可能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

2.禁忌证

对本药或其他青霉素类药过敏者。

3.慎用

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新生儿。③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④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发热、皮疹、皮肤瘙痒症状的患者,应监测肝脏功能。

【制剂与规格】

氟氯西林片 125mg。

氟氯西林胶囊 250mg;500mg。

氟氯西林糖浆剂 5ml:125mg。

注射用氟氯西林钠 250mg;500mg;1000mg。

【保存】

室温下密闭、避光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