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干扰素γ(Recombinant Interferonγ)

第四节 基因工程干扰素γ(Recombinant Interferonγ)

【商品名】

克隆伽玛、γ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γ。

【药理】

1.药效学

通过重组DNA技术制备而得,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干扰素γ-1b。干扰素γ由特异性的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也称为免疫干扰素或Ⅱ型干扰素,具有抑制肿瘤增殖、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为:①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可加快免疫复合物清除和提高吞噬异物的功能。对淋巴细胞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可提高抗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增强某些免疫活性细胞Ⅱ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Ⅱ)表达。②对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增生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亦可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其增殖活性,减少l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数量。③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该作用强于α或β干扰素,亦可增加癌细胞表面的抗原作用。

2.药动学

本药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高于89%。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分别约为4~13小时、6~7小时。皮下注射100万~200万U/m2,血药浓度峰值(Cmax)为4.6~8.5ng/ml。采用不同给药途径,本药的消除半衰期分别约为0.5~1小时(静脉滴注)、2~8小时(肌内注射)、9.35小时(皮下注射)。药物主要经肝、肾清除,尚不清楚是否经乳汁排泄。

【临床应用】

1.类风湿性关节炎。

2.由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

3.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如流感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

4.治疗转移性肾癌、肾细胞癌、异位性皮炎、肉芽肿、蕈样真菌病等。

【用法与用量】

·肌内注射

1.类风湿关节炎开始时每次50万U,每日1次,连续3~4日,如无不良反应,可增至每次100万U;第2个月改为每次150万、200万U,隔日1次。总疗程为3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6个月。

2.肝纤维化前3个月,每次50万U,每日1次;后6个月,每次100万U,隔日1次。总疗程9个月。

·皮下注射

1.类风湿关节炎用量同肌内注射。

2.肝纤维化用量同肌内注射。

3.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体表面积大于0.5m2者,每次100万U/m2,每周3次;体表面积小于0.5m2者,每次3万U/kg,每周3次。

【不良反应】

1.常见发热。开始用药阶段,常在注射3~4小时后出现。多数表现为低热(38℃以下),少数高于38℃,持续数小时可自行消退。发热时患者有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流感样症状,一般用药3~5日后发热反应消失。

2.常见氨基转移酶和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一过性和可逆性,可自行恢复。

3.可见疲劳、恶心、食欲缺乏、皮疹等症状。

4.偶可发生注射部位疼痛和红斑。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有白细胞或血小板严重低下等骨髓抑制者。

2.慎用

①过敏体质(特别是有抗生素过敏史)者。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③有心脏疾病的患者。④癫痫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

3.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

4.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用药应谨慎。

(2)老人:老人用药应慎重考虑是否能耐受本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3)妊娠期妇女:妊娠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美国FDA对妊娠危险性评级为C级。

(4)哺乳期妇女:是否能经乳汁排泄尚不明确,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γ:50万U;100万U;200万U。

贮法:2~8℃下,避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