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商品名】
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安特凡(氟尿嘧啶氯化钠)、菲士康、佛来丁、弗米特、扶时可、氟瑞、氟优、福可、福来瑞、福若欣、格芬特、鹤原服能、华康达、宁兰欣、普力达、森汀、中人氟安、佐定。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本药在体内先转变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此外,本药还可以三磷酸氟尿嘧啶核苷(伪代谢物)的形式渗入RNA中,通过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掺入RNA而抑制RNA合成,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肉芽组织增殖,防止瘢痕形成。
2.药动学
大剂量给药时,本药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静脉注射后约0.5小时到达脑脊液中,并可维持3小时。半衰期α相为10~20分钟、β相为20小时。本药主要经肝脏分解代谢,大部分分解为二氧化碳经呼吸道排出体外。约15%在给药1小时内以原形随尿排出体外。
本药凝胶经人皮肤吸收研究结果表明(用14 C标记),整个面颈部单次涂搽50mg,保留12小时后,用药量的5.98%被吸收;如一日涂药2次(共100mg),进入血循环的药量为5~6mg。
据报道,肿瘤患者单次皮下植入本药植入用缓释颗粒500mg/m2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5.2小时,血药峰浓度为2.204μg/ml,半衰期β相为126.18小时,植药10日内血药浓度可维持在0.1μg/ml以上。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
2.大剂量时用于治疗绒毛膜癌。
3.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及皮肤癌等。
4.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和浆膜腔癌性积液。
5.本药软膏和乳膏用于皮肤癌、外阴白斑以及乳腺癌的胸壁转移等。
6.本药凝胶用于光线性角化、日光性唇炎、博温病、Queyrat红斑增殖病、博温样丘疹病、尖锐湿疣、白癜风、淀粉样变苔藓、播散性表浅性汗孔角化症、寻常疣、扁平疣、银屑病、着色性干皮病、表浅性基底细胞上皮瘤等。
7.本药栓剂仅用于结肠癌。
8.本药结膜下给药,可用于青光眼术后,通过抑制术后伤口愈合进程,防止瘢痕形成而增加手术的成功性。
9.用于肛门癌、肾细胞癌以及不明原因原发性癌。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口服给药 一日150~300mg,分3~4次服用。一个疗程总量为10~15g。
·静脉注射 单药治疗,一日10~20mg/kg,连用5~10日,一个疗程5000~7000mg(甚至10g)。
·静脉滴注 一次10~20mg/kg,一日500~1000m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中缓慢静滴,每3~4周连用5日。也可一次500~750mg,一周1次,连用2~4周后休息2周为一疗程。治疗绒毛膜癌时剂量为一日25~30mg/kg,连用10日为一个疗程。
·腹腔内注射 一次500~600mg/m2,一周1次,2~4次为一疗程。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动脉插管注射 一次750~1000mg。
·肝癌
·动脉滴注 单次5~10mg/k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中,滴注6~8小时。
·结肠癌
·直肠给药 患者取侧卧位,将本药栓剂塞入肛门,根据具体癌肿部位而决定深度。于手术前10日开始用药。一次1粒,每日早晨和睡前各1次,疗程为10日。
·光线性角化、日光性唇炎、博温病、Queyrat红斑增殖病、博温样丘疹病、尖锐湿疣、白癜风、淀粉样变苔藓、播散性表浅性汗孔角化症、寻常疣、扁平疣、银屑病、着色性干皮病、表浅性基底细胞上皮瘤等
·局部给药 本药凝胶:涂搽患处,一日1~2次。
·皮肤癌、外阴白斑、乳腺癌的胸壁转移
·局部给药 本药软膏:5%~10%软膏局部涂抹患处。
·青光眼术后
·结膜下注射 一次5mg,一个疗程总量为50mg。
·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性化疗
·皮下植入 一次200mg/m2,每10日1次,连用2次后休息10日为一疗程。
·作为联合化疗方案之一
·皮下植入 一次500mg/m2,每3周1次,2~4次为一疗程。
·体表肿瘤或手术中植药
·皮下植入 一次200~500mg/m2。
·老年人剂量
老年患者(特别是有骨髓抑制者)用药时应减量。
儿童
·乳腺癌、消化道癌肿(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胆道系统肿瘤和胰腺癌)、卵巢癌、原发性支气管肺腺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头颈部恶性肿瘤
·静脉滴注 一次10~12mg/kg,一日1次或隔日1次。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用药后偶见心肌缺血,可出现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变。长期动脉插管给药,可引起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等。
2.呼吸系统
极少见咳嗽、气急。
3.神经系统
可致器质性脑病。极少见小脑共济失调。长期应用可导致神经系统毒性。
4.肝脏
可引起肝细胞坏死伴暂时性氨基转移酶升高,与给药剂量有关。
5.胃肠道
可见恶心、食欲减退或呕吐,常规剂量下多数不严重。偶见口腔黏膜炎或溃疡、腹部不适或腹泻,严重时可有血性腹泻。
6.血液
常见周围血白细胞减少(大多在疗程开始后2~3周内达最低点,停药后约3~4周恢复正常)。罕见血小板减少。
7.皮肤
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多见于面部、双手皮肤褶皱、指甲等处)、脱发、皮炎、皮疹(主要见于手、足掌)、荨麻疹和皮肤光过敏反应。
8.眼
静脉注射本药可致刺激性结膜炎、睑缘炎、泪腺分泌过多,也可致眼球运动异常,甚至发生视神经病。
9.其他
注射给药时可出现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药液外溢可引起组织坏死或蜂窝组织炎。植入给药可出现植入局部红肿、硬结、疼痛、溃疡、皮肤色素沉着。
【注意事项】
1.特别警示
本药可能引起严重毒性反应,初始疗程推荐住院治疗,并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FDA药品说明书-氟尿嘧啶注射液)
2.用药警示
①用药时不宜饮酒或同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②除有意识地较小剂量给予本药作为放射增敏剂外,本药一般不宜和放疗同用。③用于眼科时,注射液不能外漏,一旦外漏应立即冲洗结膜囊。④本药凝胶不可用于黏膜,面部损害涂药时应注意色素沉着(必要时应告诉患者),用于角化明显的疾病时,可提高给药浓度。
3.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水痘或带状疱疹者。③衰弱患者。④二氢嘧啶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国外资料)。⑤严重感染者(国外资料)。⑥妊娠早期妇女。
4.慎用
①肝功能明显异常者。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者。③轻至中度感染、出血(包括皮下和胃肠道出血)或发热超过38℃者。④明显胃肠道梗阻者。⑤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者。⑥肾损害患者(国外资料)。⑦接受高剂量盆腔放射治疗者(国外资料)。
5.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若突然出现腹泻、口炎、溃疡或出血,应立即停药,直至这些症状完全消失。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心绞痛,ST段改变)则停用。因患者有猝死的危险。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②对有心脏病、酒精中毒及有吸烟史的患者,在静脉给药的最初3个疗程内,要加强心脏监测。
7.其他注意事项
本药可组成以下联合化疗方案: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和长春新碱(MFO),用于消化道腺癌。②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CMF),用于乳腺癌。③氟尿嘧啶、多柔比星、丝裂霉素(FAM)或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和亚硝脲类(洛莫司汀或甲基洛莫司汀),用于胃癌、胰腺癌及胆道系统癌症。
8.特殊人群
(1)儿童:本药注射液尚无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数据。本药葡萄糖注射液的儿童用法参见“用法与用量”项。
(2)老人:70岁以上老年患者,使用本药进行基础化疗时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故老年患者应慎用。
(3)妊娠期妇女:①曾有极少数妇女由于在妊娠早期使用本药,导致新生儿先天畸形,尚可能存在其他远期影响,故妊娠早期妇女禁用本药。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X级。
(4)哺乳期妇女:本药有潜在的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性,并可能对婴儿产生毒副反应,故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不应哺乳。
【制剂与规格】
氟尿嘧啶片 50mg。
贮法:遮光,密闭保存。
氟尿嘧啶注射液 ①5ml:125mg。②10ml:250mg。
贮法:遮光,密闭保存。
氟尿嘧啶氯化钠注射液 ①100ml(氟尿嘧啶250mg、氯化钠0.9g)。②100ml(氟尿嘧啶500mg、氯化钠0.9g)。③200ml(氟尿嘧啶500mg、氯化钠1.8g)。④250ml(氟尿嘧啶250mg、氯化钠2.25g)。⑤250ml(氟尿嘧啶500mg、氯化钠2.25g)。⑥500ml(氟尿嘧啶500mg、氯化钠4.5g)。
氟尿嘧啶葡萄糖注射液 ①250ml(氟尿嘧啶250mg、葡萄糖12.5g)。②250ml(氟尿嘧啶500mg、葡萄糖12.5g)。③500ml(氟尿嘧啶500mg、葡萄糖25g)。
氟尿嘧啶软膏 ①4g:20mg。②4g:100mg。
贮法: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氟尿嘧啶乳膏 10g:250mg。
贮法: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氟尿嘧啶凝胶 5%。
氟尿嘧啶栓 200mg。
贮法:遮光,密闭,在30℃以下保存。
氟尿嘧啶植入剂 100mg。
贮法:遮光,密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