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碱(Papaverine)

罂粟碱(Papaverine)

【商品名】

罂粟碱、泊威、福虹、盖一、凯格拉非、阔舒、麦乐定、帕帕非林、强能、赛德隆、欣纳森、盐酸帕帕非林、盐酸罂粟碱、中宝菲林。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存在于鸦片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但其在化学或药理学上与其他阿片类生物碱没有相关性。本药具有扩张周围血管和舒张平滑肌作用,对外周血管、脑血管、冠状血管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对脑及冠状血管的作用不如对周围血管作用强),对支气管、胃肠道、泌尿道等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组织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导致平滑肌松弛,并可抑制腺苷的摄取,轻度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钙内流。

2.药动学

本药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约54%。蛋白结合率近90%。主要在肝内代谢为4-羟基罂粟碱葡糖醛酸盐。一般以代谢产物形式经肾脏排泄。半衰期为0.5~2小时,但有时可长达24小时。透析可清除本药。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脑、心及外周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

2.用于肾、胆或胃肠道等内脏痉挛。

3.用于勃起功能障碍。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缺血、内脏痉挛

·口服给药 一次30~60mg,一日3次。极量为一次200mg,一日600mg。

·肌内注射 一次30mg,一日90~120mg。一日总量不宜超过300mg。

·静脉注射 一次30~120mg,每3小时1次。用于心脏停搏时,两次给药应间隔10分钟。一日总量不宜超过300mg。

·静脉滴注 一次30mg,一日90~120mg,缓慢滴注。也有资料建议一次30~120mg,每3小时1次,用于心脏停搏时,两次给药应间隔10分钟。

儿童

·常规剂量

·缺血、内脏痉挛

·肌内注射 一次1.5mg/kg,一日4次。

·静脉注射 同“肌内注射”剂量。

·静脉滴注 同“肌内注射”剂量。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可见高血压、快速型心律失常。极少数患者可出现晕厥。本药大剂量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在快速输注(通常是多血管输注)时,可降低灌注压,故需持续监测血压。

2.代谢/内分泌系统

本药能抑制线粒体氧化反应,大量摄取后可引起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血酮升高、严重呼吸性碱中毒、轻度高血糖和低钾血症。

3.呼吸系统

可致呼吸加深。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呼吸暂停。

4.泌尿生殖系统

阴茎海绵体腔内注射本药引起的最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是阴茎持续勃起。其他的局部反应可见血肿、感染以及长期治疗引起的纤维化和阴茎变形。

5.神经系统

可出现头痛、嗜睡、头晕、眩晕。静脉给药可引起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超过1.33kPa(1.36×103mmH2O)的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6.肝脏

可因肝功能受损而出现黄疸(表现为眼及皮肤黄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增高。

7.胃肠道

可见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便秘、腹泻。

8.血液

用药期间可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还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9.皮肤

可出现皮疹、瘙痒、化脓性肉芽肿、颜面潮红、出汗。

10.眼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瞳孔散大。

11.过敏反应

可出现过敏反应。

12.其他

①胃肠道外给药可引起注射部位红肿或疼痛。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加深、面色潮红、心跳加快、低血压伴眩晕,静脉注射过量或速度过快可致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②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因大剂量静脉注射可抑制房室和室内传导,延长心肌不应期,引起严重心律失常)。③帕金森病患者。④出血性脑梗死患者。⑤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⑥脑梗死发病后24小时至2周内有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血压下降或血压有下降趋势患者。

2.慎用

①心绞痛患者。②新近出现的心肌梗死患者。③心功能不全及心肌抑制患者(以免加重抑制)。④脑卒中患者。⑤青光眼患者。⑥肝、肾功能不全者。⑦镰状细胞贫血患者。⑧胃肠道动力低下患者。⑨妊娠期妇女。⑩哺乳期妇女。

3.特殊人群

(1)儿童:参见“用法与用量”项。

(2)老人:尚不明确。

(3)妊娠期妇女:①尚不清楚妊娠期妇女用药是否会对胎儿造成伤害或影响生育能力,妊娠期妇女慎用。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4)哺乳期妇女:本药是否随乳汁排泄尚不明确,哺乳期妇女慎用。

【制剂与规格】

盐酸罂粟碱片 30m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1ml:30mg。

盐酸罂粟碱氯化钠注射液 ①50ml(盐酸罂粟碱30mg、氯化钠450mg)。②100ml(盐酸罂粟碱30mg、氯化钠900m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

注射用盐酸罂粟碱 ①30mg。②60mg。③120m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