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肽酶(Aprotinin)

第十三节 抑肽酶(Aprotinin)

【商品名】

赫素林、赫泰林、屈来赛多、特斯乐、特血乐、胰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酸、抑胰肽酶。

【药理】

1.药效学

是牛胰腺提取的单链多肽,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对各种激肽酶原、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纤维蛋白溶酶、胃蛋白酶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拮抗纤溶酶原的活化,也可直接抑制凝血因子Ⅶ和Ⅺ(FⅫ、FⅪ)的活化。按一定的化学比例与被抑制的酶形成可逆的抑制物—酶(纤溶酶、链激酶等)复合物,其抗纤溶作用表现为对过度激活的纤溶酶活性有直接抑制作用,因此能保护凝血因子V(F V)、凝血因子Ⅷ(FⅧ)及血浆α2球蛋白;而合成抗纤溶剂(如氨甲环酸)是通过与纤溶酶的高亲和力使之能与纤维蛋白竞争纤溶酶的赖氨酸结合区,从而保护纤溶酶底物(纤维蛋白)不被纤溶酶降解,作用机制与前不同。本药的止血作用,与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和激肽酶原的性能相关。抑肽酶还能阻止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激肽的产生,保护血小板功能。

2.药动学

口服无效,静脉注射后迅速分布至细胞外液,正常情况下不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本药由肾细胞溶酶体代谢失活而随尿液排泄(不以原形从尿中排出,不干扰尿激酶清除尿路纤维蛋白血凝块的作用),半衰期约10小时。

【临床应用】

1.用于创伤或手术后局部或全身纤溶亢进出血,如前列腺术后渗血、换瓣术、肝移植、外周血管手术、溶栓剂过量等。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的继发性纤溶亢进症。

3.用于宫内死胎继发DIC时子宫收缩无力症,可治疗宫腔置避孕器后的出血症。

4.手术后伴尿路出血。

5.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渗血。

6.休克型胰腺炎。与生长抑素合用治疗坏死性胰腺炎,能抑制激肽释放酶,因而用于严重休克状态。

7.预防术后肠粘连(注入腹腔)。

8.作为纤维蛋白封口胶的组成部分,使用前立即与钙和凝血酶混合。

【用法与用量】

成人

·静脉注射

1.试验剂量首次1万kIU,10分钟内缓慢滴注后无过敏反应者才能进行治疗。

2.预防出血于手术前1日开始,每日给药2万kIU。

·静脉滴注

1.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及术后减少渗血每次300万~500万kIU,在体外循环前全量1次性加入预充液中。

2.其他纤维蛋白溶解而引起的出血每日8万~12万kIU,病情减轻后减为每日2万~4万kIU。

·静脉泵入 用于止血:患者仰卧(因偶有全身性过敏反应),给药50万~100万kIU,每分钟最大速率为5万kIU,继之在1~4小时内再泵入20万kIU,直到出血被控制。

·宫腔滴注 每次2万kIU。

·腹腔注射 防止术后肠粘连:可在手术切口闭合前,直接注入腹腔2万~5万kIU,切勿与创口接触。

儿童

·静脉注射 试验剂量:方法同成人。

·静脉滴注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及术后减少渗血:每次150万~200万kIU,在体外循环前全量1次性加入预充液中。

·静脉泵入 用于止血:患者仰卧(因偶有全身性过敏反应),每日按体重2万kIU/kg给药。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多为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如胃肠不适、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皮疹等。个别病例出现速发性过敏反应、休克甚至死亡。多次接受治疗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

2.偶见血栓性静脉炎、荨麻疹。

3.还可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及凝血障碍(包括DIC)等。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约过敏者。②DlC患者。③妊娠最初3个月不宜使用。

2.慎用

过敏体质者。

3.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本药可干扰出凝血时间、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酐、氨基转移酶等的检验值。

4.特殊人群

妊娠期妇女:妊娠最初3个月不宜使用。

【制剂与规格】

抑肽酶注射液:5ml;5万kIU;5ml;10万kIU;10ml;10万kIU;10ml;20万kIU;50ml;50万kIU。

贮法:隔绝空气,避光,低于25℃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