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钾(Benzylpenicillin Potassium)
【商品名】
苄基青霉素钾、苄基青霉素钾盐、苄基青霉素钾盐粗晶、苄青霉素钾、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钾(粗晶)。
【药理】
1.药效学
属天然青霉素类药,是一种繁殖期杀菌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由于青霉素等和PBPs的紧密结合,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早期阶段产生抑制作用。
抗菌谱:革兰阳性球菌:溶血性链球菌(A、B、C、G、F组)、不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和厌氧的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厌氧的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放线菌属、真杆菌属、短棒菌苗。革兰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莫拉菌。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鼠咬热螺菌等。
2.药动学
口服吸收差,肌注或静脉给药吸收良好。肌注100万U(600mg),0.5小时后可达血药浓度峰值,约为12μg/ml。对多数敏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5小时。5分钟内静脉注射500万U(3g),5分钟和10分钟后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400μg/ml、273μg/ml;1小时即降至45μg/ml,4小时后降至3μg/ml。6小时内静脉滴注相同剂量药物,2小时后可获得12~20μg/ml的血药浓度。
药物吸收后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体液中。在胸、腹腔和关节腔液中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50%;在乳汁中浓度为血药浓度的5%~20%。易透入有炎症的组织,也可透过胎盘,除在妊娠前3个月羊水中药物浓度较低外,一般在胎儿和羊水中均可获得有效治疗浓度。还可进入红细胞,恒速静脉滴注,24小时后红细胞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或超过后者。不易渗入眼、骨组织、无血供区域和脓肿腔中,也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在无炎症脑脊液中的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3%,在有炎症的脑脊液中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3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5%~65%。半衰期约为30分钟,肾功能减退者半衰期可延长至2.5~10小时;老年和新生儿半衰期也较长,新生儿的半衰期与体重、年龄有关。约19%药物在肝内代谢。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约70%的注射量于6小时内经肾脏排出。健康成年人主要通过肾小管排泄药物,经肾小球排泄者仅占10%左右;新生儿则主要经肾小球排泄。另有少量药物经胆汁排泄,粪便中药物含量很少(药物在下消化道中可被产青霉素酶的肠道菌所破坏)。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本药,但腹膜透析无此作用。
【临床应用】
1.溶血性链球菌(A组、B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产褥热等。
2.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预防心内膜炎的发生。
3.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雅司病、樊尚咽峡炎、放线菌病等。
【用法与用量】
成人
·肌内注射 每日80万~200万U,分3~4次给药。
·静脉滴注 每日200万~1000万U,分2~4次给药。
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常规剂量。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须调整剂量或延长给药时间:①肾小球滤过率(GFR)为10~15ml/min时,给药间隔为8、12小时或剂量减少25%。②GFR小于10ml/min时,给药间隔为12~18小时或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
儿童
·肌内注射
1.小儿常用量每次2.5万U/kg,每12小时1次。
2.新生儿(足月产)剂量每次5万U/kg。出生第1周患儿,每12小时1次,大于7天患儿,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患儿,每6小时1次。
3.早产儿剂量每次3万U/kg。第1周患儿,每12小时1次;2~4周患儿,每8小时1次;4周后患儿,每6小时1次。
·静脉滴注
1.小儿常用量每日5万~20万U/kg,分2~4次给药。
2.新生儿(足月产)剂量每次5万U/kg。出生第1周患儿,每12小时1次;大于7天患儿,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患儿,每6小时1次。
3.早产儿剂量每次3万U/kg。第1周患儿,每12小时1次;2~4周患儿,每8小时1次;4周后患儿,每6小时1次。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毒性虽低,但过敏反应较常见,总发生率约为0.7%~10%。用药后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和血清病型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其他过敏反应尚有溶血性贫血(Ⅱ型变态反应)、药疹、接触性皮炎、哮喘发作等。
2.毒性反应
较少见,肌注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鞘内注射超过2万U或静脉大剂量滴注可引起青霉素脑病(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反应)。此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患者。大剂量用药后偶可引起一过性精神病发作。
3.二重感染
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4.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
治疗梅毒或其他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赫氏反应。治疗梅毒患者时由于用药后梅毒病灶消炎过快,但组织修补过迟,或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也可能出现治疗矛盾。
5.血液系统
少数有凝血功能缺陷的患者,大剂量用药可干扰凝血机制,导致出血倾向。
6.其他
静脉大剂量给药时,可发生高钾血症。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
对一种青霉素类药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过敏,也可能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
2.禁忌证
对本药或其他青霉素类药过敏者。
3.慎用
①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②肾功能严重损害者。③老年人。
4.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①以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呈假阳性,用葡萄糖酶法测定则不受影响。②大剂量给药时可出现血清钾浓度升高。③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阴、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大剂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测血清钾浓度。
6.特殊人群
(1)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应用时须权衡利弊。
(2)妊娠期妇女: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PDA)对本药的妊娠危险性分级为B级。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青霉素钾(每1mg的青霉素钾相当于1598个青霉素单位) ①0.125g(20万U);0.25g(40万U);0.5g(80万U);0.625g(100万U)。
【保存】
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