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替派(Thiotepa)
【商品名】
塞替派、二胺硫磷、硫替哌、三胺硫磷、三乙撑硫代磷酰胺、三乙烯硫化磷酰胺、息安的宝。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多功能烷化剂类抗肿瘤药,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本药在结构上具有乙撑亚氨基,在生理条件下,可形成不稳定的亚乙基亚氨基,与DNA的碱基发生交叉联结,使碱基烷基化,从而干扰DNA和RNA的功能,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2.药动学
本药不易经消化道吸收。快速静脉注射给药(低于5分钟)后5分钟内血药浓度达峰值;膀胱灌注或腔内注射后25分钟内在血循环中可检测出本药。在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组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0%(主要与白蛋白、脂蛋白结合)。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0%~100%。主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氧化代谢为替派(tepa)。本药半衰期α相为6分钟,β相为10分钟,注射后1~4小时血药浓度下降90%。大部分药物于24~48小时内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液排出(原形不足1%)。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局部灌注)及癌性体腔积液(腔内注射),也可用于胃肠道肿瘤。
2.用于霍奇金淋巴瘤。(FDA批准适应证)
3.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子宫颈癌、黑色素瘤等。
4.用于预防膀胱癌。
5.鞘内注射用于治疗转移性脑膜瘤。
6.滴眼液用于翼状胬肉术后抑制血管新生,有抑制血管纤维及细胞分裂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成人
·乳腺癌、卵巢癌、胃肠道肿瘤
·静脉注射 一次10mg(或0.2mg/kg),一日1次,连用5日后改为一周3次,一个疗程总量为300mg。
·肌内注射 同“静脉注射”。
·动脉注射 一次10~20mg,一日1次,总量200~300mg。
·瘤内注射 一次5~10mg,可注射一处或多处。
·膀胱癌(局部灌注)
·膀胱灌注 一次50~100mg,溶于生理盐水50~100ml中,通过导尿管将本药注入膀胱,一周1次,4周后改为一月1次,10次为一疗程。
·癌性体腔积液(腔内注射)
·腔内注射(胸腹腔或心包腔) 一次10~30mg,一周1~2次。
·翼状胬肉术后抑制血管新生
·经眼给药 滴眼,一日4次,于术后2~3日用。
【不良反应】
1.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见血尿酸升高。
2.泌尿生殖系统
可见出血性膀胱炎、女性闭经、男性精子形成异常。
3.神经系统
可见头痛、头晕。
4.胃肠道
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5.血液
骨髓抑制为本药剂量限制性毒性,多于用药后1~6周出现,部分患者在疗程结束后才出现,停药后大多可恢复,部分患者骨髓抑制持续时间较长。
6.皮肤
个别患者有皮疹。
7.过敏反应
少见过敏反应。
8.其他个别患者有发热、疲乏、注射部位疼痛。
【注意事项】
1.用药警示
①为防止高尿酸血症,治疗时可大量补液、碱化尿液,必要时服用别嘌醇等药物。②在放疗的同时使用本药,应适当调整剂量。
2.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严重骨髓抑制者。
3.慎用
①轻至中度骨髓抑制或肿瘤已浸润至骨髓者。②轻至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感染患者。④有泌尿系统结石史和痛风史者。
4.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国外资料提示,当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或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时,应停用本药。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用药期间及停药后3周内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6.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
(2)老人:尚不明确。
(3)妊娠期妇女:①本药可能有致畸性,不推荐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早期)妇女使用。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
(4)哺乳期妇女:尚不清楚本药能否随人类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权衡利弊。
【制剂与规格】
塞替派注射液 1ml:10mg。
贮法:避光、密闭,冷处保存。
注射用塞替派 ①5mg。②10mg。
塞替派滴眼液 100ml:5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