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瑞林(Tesamorelin)
【商品名】
替莫瑞林。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一种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类似物。GRF也称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为一种下丘脑肽,它作用于垂体生长激素细胞,刺激生长激素的合成和脉冲式释放,既可促进合成代谢,又可促进脂肪分解。生长激素通过与多种靶细胞的特异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主要的药效学效应,这些靶细胞包括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和脂肪细胞,但其中部分并非全部效应,主要是由肝脏和外周组织中产生的IGF-I所介导。本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增加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
2.药动学
在健康成人受试者中,皮下注射本药2mg后,绝对生物利用度小于4%。在健康受试者和HIV感染者中,单次皮下注射本药2mg后,AUC平均值[变异系数(CV)]分别为634.6(72.4)(pg·h)/ml和852.8(91.9)(pg·h)/ml,Cmax平均值(CV)分别为2874.6(43.9)pg/ml和2822.3(48.9)pg/ml,两组人群中的达峰时间(Tmax)均为0.15小时,平均分布容积(±SD)分别为(9.4±3.1)L/kg和(10.5±6.1)L/kg。连续14日皮下注射后,两组人群中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6分钟和38分钟。
【临床应用】
用于减少伴有脂肪代谢障碍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过多的腹部脂肪。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减少伴有脂肪代谢障碍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过多的腹部脂肪
·皮下注射 推荐剂量为一次2mg,一日1次。注射部位为腹部,勿注入疤痕组织、瘀伤处或肚脐。为减少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应轮流注射不同的腹部区域。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1%)如下:
1.心血管系统
潮热、心悸、高血压。
2.代谢/内分泌系统
高血糖、葡萄糖耐受不良、IGF-I升高。
3.肌肉骨骼系统
关节痛、肢体末端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肌痛、肌肉骨骼痛、肌肉骨骼僵硬、肌肉痉挛、肌肉拉伤、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
4.免疫系统
产生抗本药的抗体。
5.神经系统
感觉异常、感觉迟钝、周围神经病、腕管综合征。
6.精神
抑郁、失眠。
7.胃肠道
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上腹痛。
8.皮肤
皮疹、瘙痒、红斑、潮红、荨麻疹、盗汗。
9.其他
外周水肿、注射部位反应(如红斑、疼痛、荨麻疹、皮肤刺激、肿胀、出血)。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下丘脑-垂体轴损坏者。③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④妊娠期妇女。(以上均选自国外资料)
2.慎用
尚不明确。
3.用药警示
①配制后的本药溶液不可冰冻或冷藏。②用药后效果不明显的患者是否继续治疗,可根据经腰围或CT扫描测量内脏脂肪组织的减少程度来判断。③本药不得用于减少非HIV感染患者的体重。
4.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①如出现IGF-I水平升高[如标准差分数(SDS)>3,尤其对本药效应反应不强烈者]、葡萄糖耐受不良或糖尿病,应考虑停药。②如出现超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治疗前应仔细评估葡萄糖状况,治疗期间应周期性监测葡萄糖代谢改变。②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IGF-I水平。
6.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开放式骨骺儿童不应使用本药。
(2)老人:尚不明确。
(3)妊娠期妇女:①本药在动物繁殖试验中可观察到有不良反应。妊娠期间由于代谢和荷尔蒙变化,妊娠期妇女内脏脂肪组织沉积会增加,而使用本药减少内脏脂肪的沉积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危害,故妊娠期妇女禁用本药。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X级。
(4)哺乳期妇女:尚不明确本药是否随人乳汁排泄,为避免HIV-1感染的产后传播风险,患有HIV感染的哺乳期妇女不应进行哺乳。
(5)特殊疾病状态:①恶性肿瘤患者:①由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升高,使用本药可能使有恶性肿瘤治疗史患者的肿瘤被重新激活。治疗期间应监测IGF-I水平,若IGF-I水平持续升高(如标准差分数>3),应考虑停用本药。②对非活动性的恶性肿瘤患者,应在本药治疗前完成抗肿瘤治疗。③有非恶性肿瘤史、有恶性肿瘤治疗史和处于恶性肿瘤稳定期的患者用药应权衡利弊。②糖尿病患者:由于IGF-I水平升高,糖尿病患者使用本药需监测视网膜是否病变或视网膜病变是否恶化。③危重病患者:有给予治疗量生长激素治疗后,因开放性心脏手术、腹部手术和多部位意外创伤或急性呼吸衰竭的并发症所致急性危重病患者的致死率升高的报道,故对危重病患者应考虑停药。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替莫瑞林 1mg。
贮法:2~8℃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