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格列美脲(Rosiglitazone and Glimepiride)

罗格列酮/格列美脲(Rosiglitazone and Glimepiride)

【商品名】

罗格列酮/格列美脲。

【药理】

1.药效学

马来酸罗格列酮为一种噻唑烷二酮类药,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改善血糖控制。罗格列酮对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PPARγ)具高度选择性和强效激动性,能通过激活PPARγ核受体对参与葡萄糖生成、转运和利用的胰岛素反应基因的转录进行调控。此外,PPARγ反应基因亦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调节。

格列美脲为一种磺酰脲类药,能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结合,关闭ATP敏感性钾通道,从而刺激胰岛素的释放。

2.药动学

空腹状态下,单剂口服本药4mg/4mg(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的AUC0~inf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259(ng·h)/ml、1052(ng·h)/ml,AUC0~t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231(ng·h)/ml、944(ng·h)/ml,Cmax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257ng/ml、151ng/ml,达峰时间(tmax)中值分别为1小时、3.02小时,半衰期(t1/2)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3.53小时、7.63小时。空腹状态下,单次联用罗格列酮片4mg、格列美脲片4mg,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的AUC0~inf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253(ng

·h)/ml、1101(ng·h)/ml,AUC0~t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224(ng·h)/ml、1038(ng·h)/ml,Cmax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251ng/ml、173ng/ml,tmax中值分别为0.98小时、2.53小时,t1/2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3.54小时、5.08小时。由此可见,空腹状态下单剂口服本药4mg/4mg(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与单次联用罗格列酮片4mg、格列美脲片4mg相比,罗格列酮的AUC、Cmax及格列美脲的AUC具有生物等效性,但格列美脲的Cmax降低13%。

随食物单次口服本药与随食物单次联用罗格列酮片、格列美脲片相比,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的吸收速率及程度相当。口服本药4mg/1mg、4mg/2mg、4mg/4mg后,格列美脲的AUC及Cmax与剂量呈比例增加。

其余参见“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的“药效学”项。

【临床应用】

用作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辅助药物,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FDA批准适应证)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2型糖尿病

·口服给药 ①初始剂量:a.一次4mg/1mg(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一日1次。b.由磺酰脲类药或罗格列酮改用本药:可考虑一次4mg/2mg,一日1次。c.由联用罗格列酮、格列美脲改用本药:本药初始剂量即为联用时两成分的剂量。②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的血糖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增加罗格列酮的剂量时应密切监测与体液潴留相关的不良反应):a.由罗格列酮改用本药:如改用1~2周后血糖控制不充分,推荐调整格列美脲的剂量,格列美脲单次增量不得超过2mg。如格列美脲增量1~2周后血糖控制仍不充分,推荐调整本药剂量。b.由磺酰脲类药改用本药:改用2周后血糖可能才开始下降,且罗格列酮需2~3个月方可发挥最大疗效,故如改用8~12周后血糖控制不充分,推荐调整罗格列酮剂量。如罗格列酮增量2~3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充分,推荐调整本药剂量。c.本药推荐最大日剂量为8mg/4mg。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选择初始剂量、增量幅度及维持剂量,以避免发生低血糖症。

·肝功能不全时剂量

参见“肾功能不全时剂量”项。

·老年人剂量

参见“肾功能不全时剂量”项。

·其他疾病时剂量

肾上腺功能不全、虚弱或营养不良患者,参见“肾功能不全时剂量”项。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2.代谢/内分泌系统

低血糖症、体重增加(呈剂量相关)。

3.呼吸系统

鼻咽炎。

4.神经系统

头痛。

5.其他

水肿。

6.其余

参见“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的“不良反应”项。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

对磺胺类衍生物过敏者也可能对本药过敏。

2.特别警示

①包括罗格列酮在内的噻唑烷二酮类药可引起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开始使用本药或增加剂量时应密切监测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体重增长过多或过快、呼吸困难和(或)水肿]。如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应按心力衰竭现行处理标准进行管理,并考虑减量或停药(FDA药品说明书-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片)。②不推荐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本药,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为Ⅲ级或IV级的心力衰竭患者禁用本药(FDA药品说明书-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片)。

3.用药警示

①罗格列酮可能引起某些绝经期前停止排卵的妇女重新排卵,增加妊娠的风险,故绝经期前的妇女应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如发生意料外的月经功能失调,继续用药应权衡利弊。②罗格列酮可增加骨折的发生率(尤其是女性患者),接受罗格列酮治疗的患者应考虑骨折的发生风险,且用药期间应注意评估并维持骨健康。③因可能发生药物作用相加,由半衰期较长的磺酰脲类药(如氯磺丙脲)改用本药后的1~2周内应密切监测是否发生低血糖症。

4.禁忌证

①对本药任一成分或磺胺类衍生物有过敏史者(对磺胺类衍生物过敏者也可能对本药过敏)。②NYHA分级为Ⅲ级或IV级的心力衰竭患者(以上均选自国外资料)。

5.慎用

①水肿患者。②有心力衰竭风险的患者。③肝酶轻度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患者。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以上均选自国外资料)

6.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①如增加剂量或维持剂量期间发生低血糖症,可考虑降低本药中格列美脲的剂量。②如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应按心力衰竭现行处理标准进行管理,并考虑降低本药中罗格列酮的剂量或停药。③如出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应考虑停药。④如出现体重增长过多或过快,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体液潴留及与体容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过度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⑤如出现提示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痛、疲乏、厌食和(或)尿色加深],应监测肝酶,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是否继续用药;如出现黄疸,应停药;若ALT水平始终保持在3倍ULN以上,应停药。⑥如怀疑出现超敏反应,应立即停药,评估是否存在其他潜在原因,并使用替代疗法治疗糖尿病。

7.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酶[用药前或用药期间肝酶轻度升高(ALT≤2.5倍ULN)的患者应确定肝酶升高的原因并进行更频繁的肝酶监测;ALT升高至3倍ULN以上的患者应尽快复查]。②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③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8.高警讯药物

美国安全用药规范研究院(ISMP)将本药定为高警讯药物,使用不当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

9.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不推荐儿童使用本药。

(2)老人:老人用药较易发生低血糖症。

(3)妊娠期妇女:①有罗格列酮穿透人类胎盘屏障且胎儿组织中检测到罗格列酮的报道,但尚无妊娠期妇女用药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资料,妊娠期妇女不应使用本药。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4)哺乳期妇女:尚不明确罗格列酮和格列美脲是否随人类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不应使用本药。

(5)特殊疾病状态:①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罗格列酮仅在内源性胰岛素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此类患者不应使用本药。②活动性肝病或ALT大于2.5倍ULN的患者:此类患者不应使用本药。③出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患者:因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故不推荐此类患者使用本药。④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不推荐此类患者使用本药。⑤G6PD缺乏症患者:此类患者应慎用本药,并考虑使用非磺酰脲类药进行替代治疗。⑥处于应激状态(如发热、创伤、感染、手术)的患者:此类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血糖失控,有必要停用本药改用胰岛素治疗,待应激状态缓解后再恢复使用本药。⑦肝、肾、肾上腺或垂体功能不全、虚弱、营养不良患者:上述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制剂与规格】

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片 ①4mg/1mg(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②4mg/2mg(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③4mg/4mg(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④8mg/2mg(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⑤8mg/4mg(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

贮法:遮光、密闭,25℃(15~30℃)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