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Propafenone)
【商品名】
心律平、苯丙酰苯心安、苯丙酰心安、丙胺苯丙酮、丙苯酮、丙酚酮、来降莫诺尔、利它脉、普鲁帕酮、盐酸普鲁帕酮、幌复隆。
【药理】
1.药效学
为具有局麻作用的I c类抗心律失常药,有膜稳定性。能抑制心肌和浦肯野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动作电位0相除极速度。能延长所有心肌组织的传导和不应期,心电图可表现为PR间期及QRS波延长。对房室旁路的前向及逆向传导的有效不应期也有延长作用,并可产生完全性阻滞。还可提高心肌细胞阈电位,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抑制触发激动。也有轻度β受体阻滞作用。常规剂量有较弱的慢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对心肌收缩力还有轻至中度的抑制作用,可减少搏出量,降低左室射血分数,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还能松弛冠状动脉及支气管平滑肌。
2.药动学
口服吸收良好,吸收率近100%,但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因剂量及剂型而异,约3.1%~21.4%。剂量增加2倍,血药浓度可增加5倍,剂量增加3倍,血药浓度可增加10倍,呈饱和动力学特点。口服后0.5~1小时起效,2~3小时达最大作用,作用可持续6~8小时。口服2~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有效血药浓度平均约588~800ng/ml,且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比例增加,故用药需个体化。中毒血药浓度约1000ng/ml。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肺组织,其浓度比心肌及肝脏组织内浓度高10倍,比骨骼肌及肾脏高20倍。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为1.9~3L/kg。蛋白结合率约97%。主要经肝脏代谢,90%的患者属快代谢型,半衰期为2~10小时。主要代谢产物为5-羟普罗帕酮和N-去丙基普罗帕酮,均有药理活性;10%患者为慢代谢型,半衰期为10~32小时,无5-羟代谢物。目前对所有患者采用相同的服用方法,只是慢代谢者原形血药浓度比快代谢者高。约1%以原药经肾排出,90%以氧化代谢物形式经肠道及肾脏清除。
【临床应用】
1.各种期前收缩,也用于预防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
2.静脉给药适用于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口服给药 每日300~900mg,分4~6次服用。维持量:每日300~600mg,分2~4次服用。极量:每日900mg,分次服用。
·静脉给药 1~1.5mg/kg或70mg加入5%葡萄糖液稀释,于1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10~20分钟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210mg。静注起效后改为静脉滴注,滴速为0.5~1mg/min或口服维持。
儿童
·口服给药 每次5~7mg/kg,每日3次,起效后用量减半维持疗效。
·静脉注射 1mg/kg静注5分钟,必要时20分钟后可重复1次。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等密切相关。
1.心血管系统
①可产生心动过缓、心脏停搏及各类传导阻滞,尤其原有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者、大剂量静脉给药者较易发生。②有促心律失常作用,文献报道发生率为4.7%,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者。③低血压发生率为4.4%,多见于原有心功能不全者。也可加重或诱发心力衰竭,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
2.胃肠道
味觉异常为最常见不良反应。也可引起口干或舌唇麻木,还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便秘。减药或停药可消失。
3.神经精神系统
可有头痛、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精神障碍、失眠、抑郁、感觉异常、手指震颤或癫痫发作,减药或停药可消失。
4.其他
可引起肝脏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2~4周恢复正常。偶见粒细胞缺乏、抗核抗体滴度升高,个别患者甚至出现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窦房结功能障碍(如病窦综合征)。②窦房传导阻滞、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未安置入工心脏起搏器)。③严重肝或肾功能障碍。④严重心力衰竭。⑤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引起者除外)。⑥严重心动过缓。⑦严重低血压。⑧电解质紊乱。⑨对本药过敏者。⑩支气管痉挛。
2.慎用
①慢性阻塞性肺病。②I度房室传导阻滞。③低血压。④肝或肾功能障碍。⑤充血性心力衰竭。⑥对普萘洛尔过敏者。⑦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3.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可使心电图PR间期及QT间期延长,QRS波群宽。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用药期间随访检查:①心电图。②血压。③心功能。④血药浓度测定。
5.特殊人群
(1)儿童:尚不明确。
(2)老人:用药量宜减少。
(3)妊娠期妇女:孕妇仅在利大于弊时方可使用。
(4)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慎重。
【制剂与规格】
盐酸普罗帕酮片:50mg;100mg;150mg。
盐酸普罗帕酮胶囊:100mg:150mg。
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5ml;17.5mg;10ml;35mg;20ml;70mg。
贮法:避光,干燥处密封保存,贮存温度不可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