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清初有王珻者,著一小文駁子厚,茲摘錄其中一段如下:
凡人君之言,當論其是與非是,不當問其戲與非戲。果非是,雖朝出而夕更之不為過,果是,則惟是之行,是則不得謂之為戲也,在王出之為戲,在周公聽之為正。夫人臣之事君,能因事納誨,獎順其君之美,使戲者亦無不歸於正,斯其用意深矣。若必沾沾曰:是戲也,必不可行,待其戲旣寢,而又曰:是必不可不行,則凡事之行止前後,惟臣意之所變,而天子不得自行其意,此徒足重君心之難,而事之得相與有成者,不亦寡乎?
王珻字韞輝,號石和,山西盂縣人,康熙丙戌進士,充三朝國史館纂修官,晚為晉陽書院山長。此文駁子厚至微末,評者謂柳州本自留間,乘間攻入,探情挾理,都覺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