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京之文,至為罕覯,吾於《全唐文》中發見數首,就中《唐同州澄城縣令鄭公德政碑幷序》,最為豐縟[18]有餘,雖未全脫六朝餘習,要自一時高手,置之《柳集》中,人亦可得視為少作,一例珍惜,碑文過長,擇錄如次:

在昔兩漢之政咸勤,東京之事最明,共理邦邑,必難守宰,不獨孝宣二千石之選也。我國家宏啓至化,稽對前謨,領縣掄材,自邇敷遠,實先三輔,載首屬城,恆寧厥人,多及於理。不有卓異,曷颺頌歌?未通神明,誰鏤金石?由是貞元十一年秋、閏八月十七日辛巳,詔諭銘紀左馮翊澄城令鄭楚相功德於其治所之南門也,澄人謂余方從郎,謬跡書殿,飽循吏之事業,聆采風之風謠,求成其文,寘美公焉。公字叔敖,鄭州滎陽人,……旣冠試吏,逢時屢遷,……德成敢雄,籍奏用申。 ……授長安尉而至於宰是邑也,致治大端,本人和氣,……枯泉由靈而正出,鷙蟲抱義而大去,……於是百姓孫士良等,報德誠明,請命朝省,而斯頌作焉。詞曰:

澄有賢令兮為鄭父,文雅揚班兮學齊魯[19],執業操刀兮造新部,更宅闢戶兮調舊宇。家多令井兮漫畦圃,野播膏苗兮斂鐘畝,泉異貳師兮亦我樹,獸同安成兮不吾禦。西海少婦兮愼莫渡,潁川四君[20]兮敢為伍?螭龜[21]爰伐兮題廣路,崔巍靡泐[22]兮偉終古。

京擇言雅而無枝辭,下義確而有來歷,如“德成敢雄”,本《莊子》:“古之眞人不雄成”[23],《注》:不雄成,不恃其成也,一滑讀過,即不解作者琢句之功。《序》中“枯泉由靈而正出”兩句,與《頌》“泉異貳師兮亦我樹”兩句相印,貳師將軍李廣利伐宛,宛城中無井,汲城外流水,於是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穴其城,見《漢書》[24]。又王孚《安成記》[25]曰:都區寶居父喪,里人格虎,虎匿其廬,寶以簑衣覆藏之,虎以故得免,時負野獸以報,寶由是知名。至《序》中“鷙蟲抱義”,則出《後漢書》[26]:宋均遷九江太守,郡多虎暴,均下記屬縣,一去陷穽,除削課制,虎相與東浮渡江。

韓退之以生紙寫《送孟東野序》,呈奉陳給事,給事即京也,《序》中唐之善鳴諸人,末列李觀名,而觀為文工力,並不如京,聲望且遠遜,退之不將京名羼入,或以京易觀,似尙非巧於用佞一流人。

吾見今人行文,好用“敢於勝利”一語,似與古人巽言[27]之道不合。細思之,殊未然,亦視言者當時之骨氣何如耳。如陳京“德成敢雄”一語,即有言“敢於勝利”者同等氣概。雖語本蒙叟[28]:“古之眞人不雄成”,原是道家口吻,而一經陳京引用,立覺精神面貌,兩俱聳異而改觀。可見自來言事在人,夫以活人用死語,仁智不同,因而羌無定範云。

文中“遇公有惑疾,遂用鄭吏部、高太常為相”,查吏部指鄭珣瑜,太常指高郢,皆庸流也,才力不知下京幾等,緣京之疾,以致匪才尸位,無捄於豐陵[29]之顛覆,曷勝浩歎?子厚此文成於永貞元年八月五日,當時政情艱險,至於何狀,掩卷可知。


[1]枚叔(?—前140):枚乘。枚乘,字叔,淮陰人。西漢辭賦家。作有《七發》等辭賦。

[2]夢得稱退之:劉禹錫《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子厚之喪,昌黎韓退之誌其墓,且以書來弔曰:‘哀哉!若人之不淑!吾嘗評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崔、蔡不足多也。’”《劉禹錫集》卷第十九。

[3]《傳》:指《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三《段秀實傳》。

[4]邵伯溫(1057—1134):字子文,洛陽人,邵雍之子。曾知果州、提點成都路刑獄。著有《易學辨惑》、《邵氏聞見前錄》、《皇極經世序》、《觀物內外篇解》等。

[5]孝:疑為“秀”。

[6]頭巾家:指迂腐的讀書人。

[7]亶:實在,誠然,信然。

[8]吳文治認為,“真定”疑為“真寧”之誤。真寧,唐寧州真寧縣,即今甘肅正寧縣。寧州在涇州東一百五十里、邠州北一百四十里,屬邠寧節度使管轄。清按:吳說疑是。若依章士釗此說,真定在河北正定,似乎與柳宗元文中所說“出入岐周邠斄間”相距太遠。吳說見吳文治評注《段太尉逸事狀》第九十九條注,吳文治:《柳宗元詩文選評》,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頁。

[9]《古文辭類纂》:清代姚鼐編的各類文章總集。選錄戰國至清代的古文,依文體分為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贊、辭賦、哀祭等十三類。所選作品主要是《戰國策》、《史記》、兩漢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歸有光、清代方苞、劉大櫆等的古文。清末王先謙曾編《續〈古文辭類纂〉》三十四卷,黎庶昌也編有《續〈古文辭類纂〉》二十八卷,選錄清中葉以後散文,都是《古文辭類纂》姚氏選本的續書。

[10]黎蓴齋:黎庶昌,蓴齋為其字。《續纂》,即黎庶昌的《續〈古文辭類纂〉》。

[11]揚子所謂仲尼駕說:揚雄《法言·學行篇》:“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駕說者也,不在茲儒乎?”駕,傳也。

[12]廉悍:峻峭精悍。韓愈《柳子厚墓誌銘》:“儁傑廉悍,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

[13]同人:儲欣,字同人。

[14]馮時可:字敏卿,號元成,松江華亭人。明隆慶五年(1571)進士,累官至湖廣參政。著有《易說》、《左氏釋》、《雨航雜錄》等。

[15]《昌黎文集》中無此語。惟吳澄《別趙子昂序》中有語:“為文而欲一世之人好,吾悲其文;為文而使一世之人不好,吾悲其人。”馮時可似將吳澄誤記為韓愈。

[16]董狐:《左傳·宣公二年》:“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弑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17]《論語·公冶長》。

[18]豐縟:形容詞藻豐富多采。

[19]文雅揚班兮學齊魯:揚班,指揚雄、班固。齊,指齊學。因傳《詩》的轅固、傳《春秋公羊傳》的公羊壽都是齊人而得名。魯,指魯學。代表人物為申公、高堂生。

[20]潁川四君:鐘皓、荀淑、韓韶、陳寔四人皆潁川人,並以清高有德行聞名於世。《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傳序》:“自章和以後,其有善績者,往往不絕。如魯恭、吳祐、劉寬及潁川四長,並以仁信篤誠,使人不欺。”李賢注:“謂荀淑為當塗長、韓韶為嬴長、陳寔為太丘長、鐘皓為林慮長。淑等皆潁川人也。”

[21]螭龜:墓碑的代稱。古時墓碑額刻螭形,座作龜形,故稱。

[22]泐:同“勒”,雕刻。

[23]《莊子·大宗師》:“何謂眞人?古之眞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24]《漢書》卷六十一《張騫李廣利傳》。

[25]王孚(?—445):南朝劉宋時期安成郡人。志書家。所著《安成記》(原作已佚,僅存零星條目)為江西最早地方誌書之一。

[26]《後漢書》卷四十一《宋均傳》。

[27]巽言:恭順委婉的言詞。《論語·子罕》:“巽與之言,能無説乎?繹之為貴。”

[28]蒙叟:指莊周。岑參《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濟川。”

[29]豐陵:指唐順宗。順宗卒葬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