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姊夫崔使君簡文
2025年08月10日
祭姊夫崔使君簡文
簡字子敬,博陵安平人,中書侍郎仁師五世孫。〔按蔣之翹本:稱簡為中書令仁師五世孫,實則仁師未嘗為中書令,緣史載:“仁師為給事中時,中書令仁師議刑不孥”,此乃仁師受中書之命議刑,非自為中書令也,蔣讀史不審,妄為下注,吾於他條有解釋,不贅於此。〕娶柳氏,子厚伯姊,《集》有《永州刺史流驩州崔君權厝誌》,即簡也,元和七年作。自柳、崔聯姻,甥曹眾多,天禍薦仍,喪亡繼作,子厚文字之耗於崔氏者,幾占《集》中一重要部分,卒之子厚之後繼子周六,仍出自崔。
密勿書奏,元侯是俞:密勿,《書》[5]:“密勿從事”,簡貞元五年中進士第,旋入山南西道節度使為掌書記,元侯即指節度使,俞,允也。
蜀寇內侮,禍聯羌髳:髳音矛,叶讀如謨,《書》:“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6],羌在西蜀,髳在巴蜀。
君出顯畫,披攘其徒:披攘,離散也,柳文“披攘”字最習用。
始雖進律,終以論辜:《禮·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注:律,法也。
痛毒薦仍,振古所無:“薦”一作“洊”,重也,薦仍,猶言重仍,《懲咎賦》:“宜夫重仍乎禍福”,義與薦仍同。《易》:“洊雷震”[7],疏:“洊者,重也,因仍也,雷相因仍,乃為威震也。”子厚義蓋本此。
惟昔與君,年殊志匹,晝咨夕討,期正文律:參看《祭外甥女文》:“汝之先君,以文誨我,周流辯論,有疑必果,恆革其非,以成其可。”此可見子厚之學,得之於簡者,其事不小,“正文律”三字,尤意味深長,惜其詳不可得而聞耳。
手㪺以酹:㪺音拘,《說文》:挹也,《玉篇》:酌也,《詩·小雅》:“不可以挹酒漿”[8],傳:挹,㪺也,挹、㪺二字互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