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文道希《純常子枝語》卷六云:
胡子[231]《〈知言〉附錄》記朱子[232]語曰:“胡子有言:學欲博不欲雜,欲約不欲陋”,信哉!余謂雜者漢學之流弊,然實患其博而不約也,陋者宋學之流弊,然實患其不博而約也,博學反約,此所以通今時漢學、宋學之郵也。
國初人譏宋學家不讀書,近時講漢學者,標榜《公羊》,推舉西漢,便可以為天下大師矣,計其所讀,尚不如宋學家之夥也,此國初諸儒所不及慮者也。
《枝語》無何編輯系統,亦無日月次第,此第六卷不知何時所書,從說到標榜《公羊》為天下大師看來,似為指斥康有為而發,旋於第十卷,又發見摘錄李蒓客《荀學齋日記》若干段中一段云:
自道光以來,經學之書充棟,諸儒考訂之密,無以復加,於是一、二心思才智之士,苦其繁富,又自知必不能過,乃創為西漢之說。謂微言大義,汩於東京以後,張皇幽眇,恣肊妄言,攻擊康成[233],土苴[234]沖遠[235],力詆乾隆諸大儒,以為章句餖飣,名物繁碎,敝精神於無用,甚至謂海夷之禍,金田之亂,釀成於漢學。實則自便空疏,景附一、二古書,寱語[236]醉醟[237],欺誆愚俗,其所尊者,《逸周書》、《竹書紀年》、《春秋繁露》、《尙書大傳》,或斷爛叢殘,或悠謬無徵,以為此七十子[238]之眞傳,三代、先秦之古誼。復搜求乾、嘉諸儒所輯之《古易注》、《今文尚書說》、《三家詩考》,攘而祕之,以為此微言大義所在也。又本武進莊氏存與[239]之說,力尊《公羊》,扶翼《解詁》,卑《穀梁》為輿皁,比《左氏》於盜賊,蓋幾於非聖無法,病狂喪心。而所看之書,不過十餘部,所治之經,不過三、四種,較之為宋學者,尙須守五子之語錄,辨朱、陸之異同,用力尤簡,得名尤易,此人心學術之大憂,至今未已也。
右段是蒓客在光緖七年辛巳四月初二日所記,《枝語》在同卷紀載蒓客以甲午秋卒,則道希取材李記之日期,當後於蒓客易簀若干時也無疑,爾時有為孔子改制之說已出,天下從風而靡,戊戌、庚子之難,相隨而來,道希前後記錄之對同一癥結,而大加針砭,顯而易見。
《枝語》共三十八卷,短書、祕記,無所不收,儒、釋各家,漫載無紀,以言駁雜,可云至乎其極。以蒓客日記而論,自咸豐五年乙卯,以至光緖十年甲申,皆整段復整段,連翩過錄,以此而云著作,吾不知將何以取勝於趙妄[240]、周蜮[241]、江湖佹客[242]一流人物?同時欲以如此凌亂失序、牛鬼無擇之博物君子,圖以制服才粗氣浮、心傲神很、自魏默深[243]以來之諸《公羊》家,夫亦徒見其不自量也已。至李蒓客雖菲薄高談微言大義者之病狂喪心,而同時推服柳子厚之早歲學成,自慚不及,則斷斷非窮搜郢書燕說以自矜異,此外除獨學無友、僻陋自守之陳蘭甫[244]師,無所依皈之文道希,所可同日而語。然則恃讀書多少,以窺測學問之成就何許,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