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5年08月10日
二
阮芸臺[5]曾為《通儒焦君傳》曰:
君又善屬文,最愛柳柳州文,習之不倦,謂唐、宋以來,一人而已。後人多斥柳州為王叔文黨,君為雪之,且曰:田山薑《古歡集》,馮山公[6]、王西莊兩先生,於叔文事皆立論平允,足洗不讀書者隨聲附和之陋習。
嘗論欲愛其人之文也,必先敬其人,人於柳州之文未嘗不愛,特以薄其人之與王叔文有連,遂置其文不觀,或觀其文而以另一眼光覰之。里堂知其然也,遂從文之根源出手,而先雪柳州之冤,以知里堂之愛柳文為眞愛柳文,與一般戕賊文史、舍本逐末者不同。
阮芸臺之於里堂,以姻親而兼契好,據稱里堂八歲,遊於阮氏,見壁上文有“馮夷”[7]字,客讀如“縫尼”,里堂曰:此出《楚辭》,當讀皮氷切,阮氏奇之,遂字以女。嘉慶六年辛酉,舉於鄉,一赴禮部,以後遂不應試。旣遭母喪,復病足,移居村舍,築小樓數間,几榻之外,書硯茶具而已。嘗歎曰:家雖貧,幸蔬米不乏,天之疾我,福我也,吾老於此矣,如是不入城市者十餘年,庚辰〔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卒,年五十八。里堂博聞強記,識力精卓,於學無所不通,於經無所不治,而於《周易》、《孟子》,專勒成書,而《易》尤閎深,不拘守漢、魏師法,惟以卦爻經文比例為主。於文雖好《柳集》,惟以學精於《易》與算,行文遂入簡括枯燥一路,難企雄深雅健,上與崔、蔡比蹤,天下以學人尊之,不以闌入文家之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