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林紆曰:“此書語至哀痛,而段落又至分明,逐層皆有停頓,到喫緊處偏放鬆,及正面時轉逆寫,自成為柳州之格”,畏廬以帖括眼光看子厚,祇能見到此一地步。
欲使膏肓沈沒:《左傳》:“疾為二豎子,居肓之上,膏之下”[31],沈沒云者,謂使豎子離去膏肓,可得火攻鍼砭,因而沈沒也。
利安元元:“元元”乃《漢書》中常用字,如《翟方進傳》:“觀君之治,無欲輔朕富民、便安元元之念。”利安,《漢書》作“安利”,如《鼂錯傳》:“知所以安利萬民,則海內必從矣。”
末路厄塞臲兀:一本“末路”下多“孤危”二字。臲兀,第二字一作“”,字又作“卼”。 本於《易》:“困于臲卼”[32],或顛倒用之作“兀臲”,如梁肅《受命寶賦》:“充德扇結,東周兀臲”, 此本於《書》:“邦之杌隉,曰由一人”[33],字作“杌隉”,音皆同,義亦同訓“不安”。《與蕭俛書》:“嚮者進當臲
不安之勢”,“臲
”之下,更綴“不安”,殊嫌重贅。
外連強暴失職者以致其事:此語在文中最為關目。蓋從歷史表面看來,韋皋等之干預朝政,乃與閹宦用事,適爾同時,形成巧合,實則皋等皆為被動,事先由俱文珍居中操縱,逼使為之。“外連”字、及“致其事”字,子厚下筆時,十分珍重,容詳考史實以為證左。夫子厚數大書記,不廑文章貴重,而且在史値上,提供重要材料,斷推此種。
而豈有賞哉:一本無此句,此當是有畏政治株連者削去。即此可見:元和初年,京朝曾有人欲為叔文頌寃。
以希望外之澤哉:子厚用“望外”字,有內發與外襲之別。此與《與蕭俛書》:“此在望外,然終欲為兄一言焉”,皆內發。若《與韋中立書》:“平居望外遭齒舌不少”,望外猶言意外,則自外襲矣。
神理降罰:此指元和元年五月,子厚母盧氏卒事,此與平日不引神以為奇之理想有違。
消息存亡不一至鄉閭:此九字宜作一句讀。
僅以百數:參看《與楊憑書》“僅免燔灼”句下詳釋。
益輕瘴癘:“益”作比較義用,益輕猶言加輕。
如得甘寢:“甘”與“酣”同,出《莊子》[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