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柳宗元借記述“先友”之名,評論當世聞人,用意深遠,褒貶之間,不帶成見,尤為難得。試舉九例,以證明宗元評論之公允:
一、杜黃裳:《舊唐書》卷一四七《杜黃裳傳》云:“貞元末為太常卿,王叔文之竊權,黃裳終不造其門,嘗語其子壻韋執誼:令率百官請皇太子監國。”杜黃裳是“二王、劉、柳”之政敵,而宗元稱其“弘大人也,善言體要,為相有牆仞[93],不佞”,不掩其美。
二、楊憑:楊憑是宗元之岳父,宗元僅稱其“孝友有文章”,別無贊揚之詞。
三、穆質:
四、李鄘:
五、許孟容:《舊唐書》卷一四六《楊憑傳》云:“與穆質、許孟容、李鄘……為友”,可見此三人者,亦皆宗元之所親也,宗元稱穆質“強毅仁孝,最善文”,稱李鄘“果檢自負,嶷然善為官”,稱許孟容“讀書為文,口辯”,各舉其所長,但甚有分寸,不因所親而加藻飾。
六、韓愈:韓愈於永貞內禪之後,大肆攻擊“二王、劉、柳”,而宗元尊愈為“先友”,稱其“文益奇”,韓、柳人品之高下,於此判然可見。
七、鄭餘慶:《舊唐書》卷一五八《鄭餘慶傳》云:“餘慶貶郴州司馬,凡六載,順宗登極,徵拜尙書左丞,憲宗嗣位之月,又擢守本官、平章事。”鄭餘慶是“二王”柄政時所召用之人,宗元稱其“始天下皆以為長者,及為大官,名益少”,不因所用之人而隱諱其過失。
八、高郢:宗元稱高郢“有文章,規矩自立者,不干貴幸”,足見柳對高甚為推崇。《舊唐書》卷一四七《高郢傳》云:“貞元十九年冬,進位銀青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順宗即位,轉刑部尚書,為韋執誼等所憚,尋罷知政事,以本官判吏部尙書事。”此微於事實不合,蓋高郢於貞元二十一年七月乙未罷相,時憲宗已以太子句當軍國政事,“二王”已失敗也。
九、房啓: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云:“貞元末,王叔文用事,材公之為,舉以為容州經略使,拜御史中丞,服佩視三品,管有嶺外十三州之地。”房啓是宗元之政友,但廑稱其“善清言”,不溢美。
古之注柳文者,皆未留意於此,故特為闡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