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諸家文,自茅鹿門選八家,人以爲然,究之秦、漢不足以掩八家,而八家必取資於《史》、《漢》,以《史》、《漢》,文之淵藪也。然余尤以《史記》爲特絶,若《貨殖》等篇,其聯娟隱秀,史家未有。子長以潔許《離騷》,柳子厚又於太史致其潔,潔之一字,爲千古文士金鍼。

文之病,不潔也,不獨以字句,若義理叢煩而沓複,不潔之尤也,故行文以矜貴爲至要。明初宋潛溪[81]文,以淵博稱,而鋪敍繁蕪,較以方正學[82],即欠其風骨。錢牧齋文,欲以八家包舉六朝,爲古今第一流,而品格適已落第二。

右小小兩段文字,從黃廷表《願學齋文集》錄出,廷表名與堅,太倉人,順治十六年進士,後舉鴻博,授編修,寓居委巷,寂寞著書,如窮愁專一之士。廷表又曰:毘陵諸子,以梅村文爲六朝一派,余力以秦、漢解之。梅村中歲輒以《東漢書》出入自隨,其文於散行中,間入儷句,或所好漸為《范史》[83]移奪,而余謂之秦、漢者,以其尙有渾穆體段也。[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