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永州刺史流配驩州崔君權厝誌

故永州刺史流配驩州崔君權厝誌

子厚為崔氏一門所作文字,夥頤沈沈[79],往往同一事而辭令不一,從不犯複,然亦非有意避就,恍若瓜熟蒂落,俯拾即是。綜覽而熟精此一類文,即足見作者遣詞本領,茅坤為此文作評,“丰神[80]似可掬”五字,此亦了解文字利病者綽有心得之語。蓋多文為富,善為文者,於每一事物,慮蓄有若干表達方式,適擇其一而用之,無不如意,而還有未用者儲為後備,凡文以“選”為學,即是此理,子厚殆為此中橫行闊步之一人。昔唐有中書舍人,承詔草相蘇頲勅,中有“國之瓌寶”句,明皇以頲為瓌子,不欲犯其家諱,令改此一句,久久勅未繳上,明皇從旁窺之,僅將“瓌”改作“珍”,餘均未動,明皇一笑斥退,惜該中書出子厚前,未從子厚學得以一行萬之摛[81]詞方術云。

小吏咸死,投之荒外:按“咸”當作“減”,蓋減死遠竄也,陳少章云。

南敗蜀虜:謂元和元年破劉闢也,時嚴礪帥山南西道,崔蓋為府僚,佐礪立功,《集》中有《劍門銘》,為礪作也。

今尙有五丈夫子:簡前妻子二,柳氏子四,見於子厚文者祇六人,今處道、守訥死於海,而尙有五丈夫子,可見簡子不止六人。他姬子究有幾人?諒子厚亦不知,故子厚於《祭崔駢文》又曰:兄弟逾十,我出惟八。

鯢為祖,曅為父:陳少章云:“舊注:簡五世祖太師,子挹,國子祭酒,挹子湜,平章事,湜子鯢,鯢子曅,曅子簡。按‘太’當作‘仁’,仁師相太宗,《唐史》有傳,子挹孫湜,並見傳後,挹歷官尙書,非祭酒也。又簡祖鯢,乃挹兄參軍擢之孫,吏部郎液之子,非挹、湜後也,《宰相世系表》甚明,注皆誤。”釗按:舊注者,世綵堂本廖注也,崔氏前代中,以湜為最惡劣,湜實以諂附太平公主謀逆賜死,為崔氏羞,液僅坐湜當流,後遇赦還。子厚銘詞,著重鯢為祖者,未始非為賢者諱,而欲顯言簡為液後而非湜後之故,少章補詮闢誤甚有力。又按崔氏之曾為中書令者,乃湜而非仁師,以湜太醜,談者不期將中書令移於仁師,舊注之誤仁師為中書令,諒緣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