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5年08月10日
二
張詩據王益知[111]簽釋:舊勳指孫毓汶與李鴻章。當文已劾孫後,準備再劾李,在某次長江輪船上,文行李被竊,經查緝追回,他物宛在,獨一批文件不見,劾李稿即在內。稿為鴻章所得,因先發制人,嗾使楊崇伊彈文,亦即葉鞠裳所謂鉤黨之禍已起。戊戌政變,或謂首先發難者為崇伊,其說近是。崇伊之子楊圻,字雲史,為鴻章孫壻[112],有此姻親淵源,故崇伊甘受嗾使。
葉昌熾[113]鞠裳《緣督廬日記·光緖二十二年二月十七日》記云:
道希為楊莘伯[114]所糾,牽涉松筠菴公摺,及內監文姓事,革逐回籍,鉤黨之禍起矣。
文姓內監名德興。《翁記》有云:中官文德興,攬權納賄久矣,又私看封奏,干預政事,打四十,發打牲烏拉。
前此一年有餘,即光緖二十年九月八日葉記:“道希、木齋[115]約赴謝公祠,議聯銜奏阻款議,又道希主稿,請聯英、德以拒日”,所謂松筠菴摺即指此事。
翁二十年十一月一日記:
文學士彈濟寧,詆詈過當,上亦不甚怒也,次日,太后見樞臣,論及立言者雜沓,如昨論孫某,語涉狂誕,事定,當將此輩整頓。
又翁廿一年六月五日記:
孫毓汶請開缺,即允准,未請懿旨。
孫卒被翁黨排擠以去,而西后之處置文,則早下決心。
孫、李皆舊勳,以絳、灌牒之,文光緖十六年榜眼,當然是新進,第三句“輕薄”,暗指文盜梁妻[116]事。
從《張集》編排次第看來,此詩應是晚年補作,綠野指翁甚明顯,甲午主戰,文在翁門甚為活躍。
以上皆王益知稽覈所得,道希被譴南行,北山先生有詩送之:“不愁沙射影,終慮海生塵”[117],此或指交通內監為沙射影,然俊流而被此謗,固是士林可恥事,誠不料論魏弘簡而推廣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