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詞

吐谷渾詞

新近出版有《柳宗元卷》者,“周必大[7]”條下,題蔡君謨[8]《書柳子厚〈吐谷渾詞〉》,竟加編者按語謂:“考今存《柳集》,未見有《吐谷渾詞》”,此殊失考。查《吐谷渾詞》,雜在卷一《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內,固非單行,乃五言共二十六句。

周益公題曰:“蔡忠惠書《洛陽橋記》,與《吐谷渾詞》,皆大書之冠冕也,淳熙癸卯月日。”淳熙癸卯,爲南宋孝宗十年,時國勢衰極,志在復仇,故蔡君謨所書柳《鐃歌》大字,爲時所重。君謨雖遠在益公前,而外患同一急迫,蘇明允《幾策》篇,曾主張爲強政以挽弱勢,想君謨亦同此感,因寫柳詞以自儆儆人。益公所見,不知是墨本抑石本?吾固無此眼福,不知猶留存於世否?

吐谷渾居甘松山之南,洮水之西,貞觀九年,詔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與侯君集等擊之,深入破之柏梅上。辭云:

吐谷渾盛強,背西海以夸,歲侵擾我疆,退匿險且遐。帝謂神武師,往征靖皇家,烈烈斾其旗,熊虎雜龍蛇。王旅千萬人,銜枚默無譁,束力踰山徼,張翼縱漠沙。一舉刈羶腥,尸骸積如麻,除惡務本根,況敢遺萌芽?洋洋西海水,威命窮天涯,係虜來王都,犒樂窮休嘉。登高望還師,竟野如春華,行者靡不歸,親戚讙要遮,凱旋獻清廟,萬國思無邪。

辭意明朗,無甚難解。惟五言古以仄仄平收,讀去殊矯強,“張翼縱漠沙”句,“漠”字似可讀平聲,例如李陵詩:“經萬里兮渡沙漠,為君將兮奪匈奴”,漠叶蒙晡切,音模。辭云:“行者靡不歸,親切[9]讙要遮”,可見此戰死傷絕少,為行役之所稀有,時吐谷渾王慕容伏允,耄不能軍,其相天柱王用事,事權不一而致慘敗也。

釗案:蔡書有宋第一,曾書《四賢一不肖》詩,〔四賢謂范仲淹、余靖[10]、尹洙、歐陽修,一不肖高若訥[11]。〕鬻書者市之,契丹使買以歸,張於幽州。今書《吐谷渾詞》,亦自欲假藉書法,以伸國威,欣賞柳詞,居第二義,與蘇子瞻慣書柳詩、柳文取自適者,意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