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5年08月10日
二
彭叔夏《〈文苑英華〉辨證》[6]云:
《為文武百官請復尊號六表》,載《柳宗元外集》中,而《唐類表》作“崔元翰”,《文苑總目》作“類表”,而本卷乃作“常袞”。按唐德宗興元元年幸奉天,削去徽號,貞元五年六月,百官請復舊,即此六表是也。〔《舊史》載:貞元五年六月,百官請復徽號,正指此事。〕是時崔元翰為禮部員外郎,歷知制誥,《唐書》稱其詔令溫雅,則《類表》云元翰作,是矣,況又《總目》明言取之《類表》乎!本卷乃誤作“常袞”。袞於建中初卒,至是已十年矣。又柳文收此表,或入《正集》,或入《外集》,按《宗元年譜》:貞元五年,方十七歲,〔時其父以事忤宰相竇參被貶。〕八年始貢京師,其誤可知。
右六表本編未簽,因資互證,特錄彭說。王益知[7]云:“崔元翰六表與《柳集》同樣,六表前後排列亦同,彭叔夏《辨證》,附於元翰第一表後,廑字句稍異。此本殆係根據彭說,加以校正後所刊,故原標常袞之名已不見,宋刊本或仍標常袞名,然罕見耳。”所說亦殊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