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

易于[209]

子厚《送幸南容歸使聯句詩序》,中有“合度於易于之間”一語,方望溪不解,謂“易于之間”句,用古甚醜,李穆堂冷然誚之曰:“易于”二字,《禮記》原自相連,蓋譏望溪不知“易于”二字連用爲何說也。釗案:易于爲弔喪之禮,易屬臣,于屬君,《禮記》敍述明白,望溪苛責柳文,謂用經中字每不確切,而己讀書雖甚少,顧以熟精各經,功用差足相抵,輿論亦每寬之。初不料喪服中“易于”二字,竟茫然不知何指,事絶可怪,晚唐循吏有何易于,此人不避兇問,取喪禮以自標置,亦殊駭人聽聞。

一九一七年,余以《邏輯》都講北京大學,班有河南何生思源[210],字仙槎,畢業後,爲吏以幹練著。近屢請爲書字一幀,余嘉其貞固,爲撰五言律一首,手寫貽之。其中“道州名字大,江介易于來”一聯,皆用何氏故實也,上一句彼自稱了解。蓋曾閱讀晚清湘人[211]日記,其人服膺道州何紹基[212]深通《三禮》,而尊稱其父爲仙槎老伯,因知吾詩乃標識彼與何凌漢[213]同字。惟下一句矇然不省,求爲釋明,余因錄孫樵《書何易于》予之,其首段如下:

何易于嘗爲益昌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酒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至則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于爲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刺史與賓客跳出舟,偕騎還去。

吾意易于此一壯舉,思源能爲之,故舉孫可之文以貽。顧念北學一生,所貢獻於國家之力量,不知凡幾,考據細功,當然日不暇給,思源不曉“易于”二字,理有固然。獨三百年前,湛深經術、號爲山斗之方望溪,《禮經》在握,而熟視莫睹,且敢於訾嗷柳文,與李穆堂囂然抗辯,此遠非人類思想之所得邏輯,吾於是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