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5年08月10日
二
明之遺逸,有臨川李亦白,避亂宜黃戴溪山中,志意藴憤,著《筆語集》一十五卷,以父國禎,明季令耒陽,値張獻忠攻克全楚,而斯城獨完,民至今祀之,以此亦白與湘人有連誼。新化鄧湘皋[55]〔顯鶴〕曾為《〈筆語〉序》而行之,謂書與王充《論衡》相似,人則為周燮、徐穉、申屠蟠[56]之流亞,評價甚高。吾曾覓其書讀之,號《竹谿筆語》,亦泛常雜碎筆記短書,羼雜議論,不覺新穎,並無甚怪異。獨《傅說》、《管仲》兩條稍稍不同:
一、武丁用傅說,不可能先有何夢,蘇子謂神交上帝,其說非也。高宗舊勞於外,遯荒徂亳[57],時必有賢才陰左右之,意即傅說其人,迨免喪之始,無端以天下之政,倏而卒加之胥靡之賤,天下之大,其孰能從之?故假其象於夢,以神其所從來,而後天下乃共快其為天授,非人力也。
二、管仲相桓公,具一匡九合之才,豈不能辨君臣之大義,以決生死?而不幸有敗管仲之生平者,則鮑叔牙也。使當日無鮑子以言於桓公,則管仲必死,管仲死則君臣之義得,存亡之理正矣,惟有鮑子一薦,齊有死子糾[58],遂有生管仲,有死召忽,遂有生管仲。人生兄弟而値糾、桓,友朋而生管、鮑,抑何其不幸也!
由此類推,筆鋒卻有些須似王仲任,而絶無狂易病惑之處,其自標為亦白,亦看不出有何與青蓮[59]相近。彼“亦白”是字,而名“曰滌”,滌之命意,可能與李亡於水[60]有連,因附於《李赤傳》後,微記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