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舉監察御史柳漢自代狀

柳州舉監察御史柳漢自代狀

題標“柳州”,是編者疏忽致誤,蓋文引常參官前赦文,而外州刺史非常參官,皎然可知。查此狀乃子厚貞元十九年初除監察御史裏行時所上,與劉禹錫入臺薦崔羣同例,毫無疑義,“柳州”二字應削去。

廖注:“子厚元和十年三月,出為柳州,六月二十七日到任後作”,大謬。蔣注襲之,其謬仍同。釗案:唐制,內外官到任三日,必須舉代,此於國家用人,大有便利:一、朝廷可能多識海內人才;二、可得了解舉主之社交關係。二者均不待考查,而循例獲知大概。

此一制度,本屬任官惟賢之最好預備方法,所謂知孟舒於田叔[22],得魏尙於馮唐[23],可能在成千成百之本官任內獲之。獨惜終唐之世,此制未能切實收效,後經五代、宋、元,亦迄無一代行之。至明正統朝,編修劉定之應詔陳十事,有一事曰:“薦舉之法,不當拘五品以上,可仿唐制,朝臣遷秩,舉一人自代,吏部籍其名而簡用之。”此所陳委為切要,然卒亦疏入留中,廑得於《明史》窺見疏稿而已,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