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郡齋讀書志》,號為敘釋最精之作,其《鶡冠子》條如下:

右班固載鶡冠子,楚人,居深山,以鶡羽為冠,著書成編,因以名之。至唐韓愈稱:愛其《博選》、《學問》篇,而柳宗元以其多取賈誼《鵩賦》,非斥之。按《四庫書目》:《鶡冠子》三十六篇,與愈合,已非《漢·志》之舊。今書乃八卷,前三卷十三篇,與今所傳《墨子》書同,中三卷十九篇,愈所稱兩篇皆在,宗元非之者篇名《世兵》亦在,後兩卷有十九篇,多稱引漢以後事,皆後人雜亂附益之。今削去前後五卷,止存十九篇,庶得其眞。其辭雜黃老、刑名,意皆鄙淺,宗元之評蓋不誣。

今所流通之《鶡冠子》,乃北宋陸佃[232]注本,佃軒韓而輊柳,退之《讀〈鶡冠子〉》一文,昂然排列在前,而柳作則一字不錄,卷中集評無數,而迄不採柳評,佃之成見深而理解狹,不難看到。然佃之序曰:

鶡冠子其道踳駁[233],著書初本黃老,而末流迪於刑名。傳曰:申、韓厲名實,切事情,其極慘覈[234]寡恩,蓋學之蔽有如此者也。此書雖雜黃老、刑名,而要其宿,時若散亂而無家者,然其奇言奧旨,亦每每而有。

似其言仍自平正通逹。《四庫提要》再引申之:

柳宗元詆為言盡鄙淺,謂其《世兵》篇多同《鵩賦》,據司馬遷所引賈生二語,以決其偽。然古人著書,往往偶用舊文,古人引證,亦往往偶隨所見。如“谷神不死”四語,今見《老子》[235]中,而《列子》乃稱為《黃帝書》[236];“克己復禮”一語,今在《論語》[237]中,《左傳》乃謂仲尼稱志有之[238];“元者善之長也”八句,今在《文言傳》[239]中,《左傳》乃記為穆姜語[240]。司馬遷惟稱賈生,蓋亦此類,未可以單文孤證,遽斷其偽。

似此亦尙不失學者覈實態度,非無可商,因錄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