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人物,堪與柳州相提並論者,除元次山[1]外,不易看到第二人。蓋次山人品與文品一致,韓、柳以前,元、陸故自以文知名,〔陸指陸敬輿[2]。〕柳仲塗[3]屈指唐文,以元居首,此亦是唐、宋數百年間文藝公論之一。次山之文,戛戛自異,已將排偶綺靡之習,排除以盡,人以此公為開韓、柳古文運動之先路,其說要非無據。加以其人愛民成性,政績優異,晚拜道州刺史,所為身諭豪蠻,綏定諸州,重農興學,民樂其教,績效較之子厚之治永、柳,有過之無不及。尤可喜者,子厚記山水,次山亦記山水,文之風格雖微不同,而人與山水融而為一,意境羌無二致。吾閱《震澤長語》,有如下一段記載:

吾讀《柳子厚集》,尤愛山水諸記,而在永州為多,子厚之文至永益工,其得山水之助耶?及讀《元次山集》,記道州諸山水,亦曲極其妙。子厚豐縟[4]精絶,次山簡淡高古,二子之文,吾未知所先後也。唐文至韓、柳始變,然次山在韓、柳前,文已高古,絶無六朝一點氣習,其人品不可及歟!

王濟之〔鏊〕[5]不過明正德間一大僚耳,而淵雅有識鑒,即此一小品文可見。

清道光中有仁和趙坦[6],字寬夫,由賢良方正官至監司,人稱其文摹元結、柳宗元,渾穆中有陗致。吾因亟求所撰《保甓齋文錄》者讀之,立覺《錄》中如《雲陽洞北小港記》、《慈雲嶺奇石記》、《寶石山桃花記》、《楓林記》、《月輪山北石澗記》種種,制題儼與《柳集》山水諸記相若,其為意存追配,了無可疑;惟詞旨所涉,求其所謂子厚豐縟精絶,次山簡淡高古者,殊慚薄劣,恨未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