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史官韓愈致《段太尉逸事》書

與史官韓愈致《段太尉逸事》書

書首言:“奉答,誠中吾病,若疑不得實,未即籍者,諸皆是也。”退之答書,不見《韓集》中,蓋韓、柳兩家佚文不少,此特一例。以意推之,退之大抵切指子厚所犯諸病,若者,猶言例如也,籍者,記錄之謂。凡疑不得實,即不加記錄,史實將致散失無遺,子厚此病,應需反省,故曰“誠中吾病”。除此之外,退之還有所指擿,是曰諸,一切指擿,子厚俱承諾不誤,故曰“諸皆是也”。

數語表見子厚多疑,闕於紀述,反之,凡子厚所樂於紀述者,應是信而有徵之件,故其下即續言曰:“退之平生不以不信見遇。”林琴南評此文謂:“辭意嚴切,文亦髣髴退之”,大約即指文之首段,惟琴南又曰:“此為子厚與書類中之第一篇”,斯佞者之辭,竊恐未必。

“今所趨走刺史崔公”,此指崔能也,能於元和九年任永州刺史,與子厚甚相得,惟相得而特以“所趨走”三字加於稱謂之上,以示親近,是子厚文中罕見之例。

《新史·段秀實傳》,取子厚所為《狀》具載之,《贊》又載子厚所上史館狀,〔按即本文。〕宋子京且自具意見於下曰:“宗元不妄許人,諒其然耶!”倘子厚自始不作《逸事狀》,又不上之史館,則秀實一區區都虞候耳,如子厚言:“會在下,名未達,以故不聞”,則中唐一“仁信大人”,至今無一人知可也。名家述作之有關史實之重要性,有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