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5年08月10日
二
明王元美有《上朱大卿書》甚長,其首段云:
某昔者蓋讀柳子厚《上崔大卿啓》,其為文僅千言,雖多委折瀾伏,大要不過求遇已耳,某高其文,竊復卑其人云。夫以子厚之才,不稍自貴重,蘄識於崔公,即才若子厚,公不先識之,而使其匍匐自獻,某以為罪在崔公也。考唐史卒未見薦子厚,茲啓亦贅瘤哉!
元美為人,言多誇誕,號稱文以西漢為宗,唐大曆以後之書不讀,而子厚適在大曆以後,吾知元美於子厚文,不止讀之,而且摹擬之。即如子厚《上崔大卿啓》,少作也,在《柳集》實居下乘,而元美已高之,其他品質高者,又何待論?復次,“其為文僅千言”句,用字即仿柳法。查原啓千二百言,是不止千言也,何言“僅千言”哉?此直模仿子厚《與許孟容書》“僅以百數”云爾。且“僅”字如此用法,在明代已絶罕見,而元美必如是云然,此其務學柳以為名高,可想而知。《明史》稱:元美晚年,手《蘇子瞻集》諷翫不置,彼崇蘇已如此,何況於柳?
嘗論晚明士習,與中唐絶不相同,蓋唐以通榜取士,溫卷[10]已成錮習,而明則關防謹嚴,動輒以與主司鉤通致禍。以是子厚啓候崔大卿,可在其親臨考第之時,而元美上書於朱,必在己已釋褐[11]之後。〔原書稱:旣釋褐從諸薦紳先生後。〕惟以此也,元美遽責崔公先識一年纔弱冠初未應試之文才,可謂不識時務之至。又所謂崔公者,乃崔儆也,官階僅歷右丞而歿,其所以轉右丞,且恃趙憬之薦剡[12],元美遽以孔融之薦禰衡責望此公,其所謂“考唐史卒未見薦”,直是欺人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