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年08月10日
一
《子厚集》中,一字不及王伾,而於叔文,獨不諱言親善。旣為叔文母劉氏作誌,而《陳情表》亦子厚執筆,此表在柳文中平平無奇,特為表見王、柳交誼,亦彌可誦。
或稱:“貞元二十一年,王叔文母死,匿喪不發,置酒翰林,自稱母疾病,今當請急,左右竊語曰:母死已腐,仍留此,將何為?”此誣詞也。貞元二十一年,即永貞元年,時德宗已崩,叔文出任政事,故有此表,此表乃上順宗,非德宗也。查德宗大行,宮廷將秘不發喪三日,而凌準大不謂然,力向王伾陳述,始挽回此事,是八司馬見道明確,即此可證。假定叔文有意匿喪,如凌準者,何難諫止?況子厚明見理道,豈肯為叔文草偽陳情表乎?凡此皆嫉伾、文者所造之誣蔑語,何足置信?
《順宗實錄》載:杜佑充度支幷鹽鐡使,以叔文為副,制書於叔文多所獎借,此制諒亦八司馬中一人所起草。《制》曰:
起居舍人王叔文,精識瓌材,寡徒少欲,質直無隱,沈深有謀;其忠也,盡致君之大方,其言也,達為政之要道;凡所詢訪,皆合大猷,宜繼前勞,佇光新命。可度支鹽鐡副使、依前翰林學士本官,餘如故。
此官文書也,而實為執友之所刻劃,所以可貴,是否出於子厚之手,無從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