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謝上表

柳州謝上表

此表非柳文,王伯厚《紀聞》曰:“《柳州謝上表》,乃李吉甫《郴州謝上表》也”,此一語早成定論,後來諸家,率不過就此覓證推衍耳。陳少章云:

孫注[62]:貞元中代人作。按此乃李吉甫文,周益公言:編集者誤入,是也。《舊史》言:陸贄作相,出吉甫為明州長史,久之遷忠州刺史,六年不徙官,以疾罷免,尋授柳州刺史,表云“左官一紀”,蓋通計貶明州後歲月也。又云:久停官秩,去年蒙恩除替,便欲赴京,以舊疾未愈云云,停官,即史所言以疾罷免;聞除替之命,自忠州東下,故表中有歸過襄陽語,則此表為吉甫作無疑。又吉甫乃刺郴州,非柳也,《李集》有《和楊尙書追和李中書》詩,即吉甫在郴州時作,《舊史》訛“郴”為“柳”,至《新史》本傳已正之,《柳集》、《文苑》載此表,並作“柳州”,正與《舊史》誤同。

廖本亦謂此表恐偽,且於表中:“去年蒙聖恩除替,便欲裂裳裹足,趨赴京師”,為之辨曰:“公為柳州,正月已召至京師,三月方出,表謂蒙恩除替,乃在去年,非公作明矣”,此辨得間。

幸躡康衢,意非往蹇:《文苑》載:“而意悲往蹇”,少章謂《文苑》是。

《柳州謝上表》,沈作喆在《寓簡》亦明其偽云:

柳文多假妄,如《柳州謝上表》云:“去年蒙恩追召,今夏始就歸途,襄陽節度使于頔,與臣有舊,見臣暑月在道,相留就館,尋假職名,意欲厚臣,非臣所願。”予按于頔跋扈日久,元和三年,聞憲宗英武,懼而入朝,九月拜司空,至八年二月,頔以罪貶為恩王傅。而子厚詔追赴都,乃是元和十年,頔之去襄陽久矣,豈得留子厚,假職名哉?且《謝上表》不應言及此,文理不倫,定知偽也。

作喆辨此表甚明,終不如伯厚一語道破,原是李吉甫《郴州謝上表》,“郴”誤作“柳”,以是傳訛。別本在題下注云:“貞元中代人作”,以于頔官歷證之,愈不相符。

彭叔夏《〈文苑英華〉辨證》亦云:

李吉甫《郴州刺史謝上表》,亦載《柳集》,以“郴”作“柳”。按《新史·吉甫傳》:改郴移饒,《舊史》乃以“郴”作“柳”,遂致《柳集》誤收。況宗元自有《柳州謝表》,其題作“謝除”,云奉三月十三日制,六月二十七日上訖,今此表題作“謝上”,又云今月二十五日上訖,考其日月文理,皆非宗元事,其為吉甫何疑?

矢來無方,同趨一的,叔夏辨誤,尤從本地風光出發,分析最明。

釗案:《柳集》表章一類,誤收他人所作不一,如李吉甫《郴州謝上表》尤顯,鄙意此類錯簡,宜一律洗伐,不必斤斤為之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