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溫縣主簿韓君墓誌

故溫縣主簿韓君墓誌

子厚與韓安平交誼最篤,於是為其長兄之死而銘幽,義不得辭,然亦止於義不得辭而已。其人生前性行,無可稱述,本人直接交誼,兼未結緣,因而誌中無可著筆之處。其曰:“生也以其弟之恭,知君之為友,沒也以其弟之感,知君之為愛,〔指誌中謂:季弟泰哀不能文,故託於友焉。〕惟友愛出於孝,移於忠,施之人事,無往不達。”辭甚夭矯[41],而筆鋒不能離開安平一步,甚至本人之年歲、子女均不載,從古誌石之質樸簡略,無過於此,亦惟子厚肯如此下筆,敢如此下筆。

漢弓高侯:韓王信子頹當,封弓高侯。

唐侍中瑗:瑗字伯玉,高宗時為相。

季弟泰哀不能文:泰即安平也,兄弟共三人,長愼、次豐,《集》有《送韓豐羣公詩後序》。凡請人銘幽,必先具狀,作者亦不諱言據狀,如《處士裴君墓誌》所謂“河間邢羣以狀來”是也。今哀不能文云者,可能指自誌墓,亦可能指具狀。安平旣不能自具狀,外姻家老,復無如邢羣其人代具,故託於友白手作誌,友者,子厚自謂。遠祖如弓高侯,唐侍中,可憑史籍知之,至最近三代,如郢州、著作郎,及親父萬州,諱、字都不載,顯然以無狀之故,文之簡略爾爾,並可藉此說明。

友而愛而:而,語已辭,猶言兮或乎,《漢書·韋賢傳·注》:而者,句絶之辭。《論語》:已而已而[42];《左傳》: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43]

此碑有銘辭,而題祗稱墓誌,不載銘字,總目中卻在題下標“有序”二字,似編者意在以序名誌,以誌名銘,如梁曜北《誌銘廣例》[44]之所主張,詳見《秘書郎姜君墓誌》解釋,不贅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