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本《河東集》敍說

廖本《河東集》敍說

《柳集》世綵堂本,卷端有《〈河東集〉敍說》六則,皆宋人評騭柳文之作,大抵廖瑩中開雕時所手輯。其第三則如次:

浮休先生云:扶導聖教,剗除異端,以經常為己任,死而無悔,韓愈一人而已,非獨以屬辭比事為工也。如其祖述《典》、《墳》[88],憲章[89]《騷》、《雅》[90],上轢三古,下籠百氏,極萬變而不華,會眾流而有歸,逌[91]然沛然,橫行闊視於著述之場,子厚其人也。彼韓子者,特以醇正高雅,凜然無雜,乃得與之齊名爾,必也兼誦博記,馳騖奔放,則非柳之敵。

右評曾見於宋陳善之《捫蝨新話》,及明楊愼之《丹鉛總錄》,而辭較右文刊落一半,話錄均同,並稱語本晏殊同叔,鄙意有不釋然者如下三點:

一、晏語原本何在?無考。同叔平生所著二百餘卷,皆入禁中,外無傳者。

二、吾未見同叔曾別號浮休,“浮休”義本《莊子》[92],賈誼《鵩賦》亦云:其生也若浮,其死也若休。歷代名人以之為號者不止一、二人,如唐張鷟[93]、宋張舜民[94]、元允若[95]、明薛章憲[96]等皆是。

三、晏評無必須忌避之處,藥洲[97]何以不揭示本作者名姓?

有一義甚明者,即引用晏語之人,可看出對韓、柳不免偏重。蓋捫蝨、丹鉛都偏重柳,而藥洲則韓、柳並重,不欲過揚柳以抑韓,如“子厚其人也”句,陳、楊俱作“唯子厚一人而已”,上半“韓愈一人而已”句,陳、楊又無之,筆鋒掉換,意嚮立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