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張先生墓誌

東明張先生墓誌

李唐所謂道術,皇室之所唱導,京朝官因得以願為黃老請於朝。語云:其父殺人,其子必且行劫,上行下效,捷於影響,於是世之為道術者,正與儒術背道而馳,往往趨於虧恩壞禮,枯槁顦顇,隳聖圖壽,離中就異一路,如婁圖南即其一例。子厚《贈序》中:“今將以呼噓為食,咀嚼為神,無事為閑,不死為生,深山之木石,大澤之龜蛇,皆老而久,其於道何如”云云,即針對若輩而發也。況子厚明言:“苟焉以圖壽為道,非吾之所謂道”,尤正為“隳聖圖壽”之儔,當頭下一棒耶?眞書訣img,與經籍圖史聚於一處,是即未絶儒書之證,其瀕死從弟以去,聲稱吾老支體不可解者,猶是身體髪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之儒家孝道,故子厚願假誌墓之隙,以為張因張目。其曰:“先生友弟以遁,慈幼以死,若不能忘情者”,此物此志,情見乎辭。

侔於麟閣:陳少章云:“舊注:漢有麒麟閣,藏書之所。案唐秘書省掌御府圖籍,武后改為麟臺監,尋已復舊,而後人仍有稱秘書為麟閣者,如杜子美《送常正字》詩[45]可證,舊注疏甚。”按少章所謂舊注,指廖本也,蔣本之說,並非如此。蔣云:“按《三輔黃圖》云:未央宮有麒麟殿,揚雄校秘書處,又徐賢妃疏[46]:窮奧秘於麟閣,則麟閣固宜用也”,可與少章《點勘》參看。

畢原先人之歸也:畢原在長安,文王所葬處。先人之歸,猶言先人所歸,“之”字作“所”字用,柳文中屢見,如《謝李中丞啓》:崔簡兒女十人,皆柳氏之出,柳氏之出,猶言柳氏所出。

倥侗而不實,窮老而無死:倥侗,《法言》:倥侗顓蒙[47],注:倥侗,童蒙無知也。窮老無死,與《送婁圖南序》:“不死為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