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2025年08月10日
三
宋王楙《野客叢談》云:
《容齋隨筆》曰:“韓文公《送窮文》,柳子厚《乞巧文》,皆擬揚子雲《逐貧賦》,幾五百言,《文選》不收,《初學記》所載才百餘字,今人有未見者,輒錄於此。”[25]〔按此指容齋錄《逐貧賦》於《隨筆》。〕宣宗朝有王振者,作《送窮詞》亦工,而《逐貧賦》備載於《古文苑》、《藝文類聚》中,洪氏何未見之乎?《送窮文》雖祖《逐貧賦》,然亦與王延壽[26]《夢賦》相類,疑亦出此。古今文人,近相祖述何限?人局於聞見,不暇遠考耳。據耳目之所及,皆知韓、柳二作擬揚子雲矣,又烏知子雲之作無所自乎?《續筆》謂文公之後,王振又作《送窮詞》矣,又烏知子厚之後,孫樵[27]亦作《乞巧對》乎?樵又有《逐痁鬼文》甚工,其源正出於《逐貧賦》。
謂《乞巧文》與退之《送窮文》,源出揚子雲《逐貧賦》,言之者不一家,〔如宋荊溪吳氏《林下偶談》[28]等等。〕亦均無甚意義,茲以參證之便,姑錄之云爾。惟或謂子厚“非自懺,實自訟也,雕刻世態,劇於《送窮》”。〔按此語不憶出茅坤或儲欣。[29]〕子厚此類游戲文字,大抵窮形盡態,不止入木三分,自懺與自訟,特一間耳,非自道其所經歷,不能親切如此。
周益公[30]《與奚元美〔商衡〕[31]書》云:
拜狀:酥蜜食二斤,果食八斤,値節謾往。子厚《乞巧文》,今可作否?彼最喜模效前人,如《新堂記》[32]、《答韋中立書》之類,吾人獨不可游戲於斯乎?
意謂子厚仿前人為《乞巧文》,君何不可仿子厚為之?意重模效,並推之子厚他文,如《新堂記》之類,亦均如是,此眞淺之乎視子厚矣。蓋子厚讀破萬卷,下筆有神,縱有所仿,亦決非他人所能步武,如益公生吞子厚《答沈起書》辭句,殆猶不知去模效幾千里。〔詳見《答沈起書》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