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崔黯《新史》有傳,字直卿,僕射寧季弟密之孫,擢進士第後,累官諫議大夫。大中初,為江州刺史,去報書時,已三十年餘矣。文辭遒麗,以《復東林寺碑》,見賞於歐陽永叔,碑載《集古錄》[168],足見子厚美其文章“辭意良高”,“可通聖人之說”,確非隨意妄譽,而黯之早歲能文,固自名振一時。
子厚能書,且自詡工書,而《集》中言書道者,惟《與黯》一書,故此書最足珍重,至書辭之跳脫及坦白,饒有風趣,猶其餘也。蘇子瞻《醉墨堂》詩云:“乃知柳子語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自是惺惺惜惺惺,千古騷人一致。
子瞻詩、文皆嗜柳,嗜而有得,亦輒效之,子瞻文中之雋永者,大抵摹仿子厚《報黯書》一類文字。至柳之書迹,流傳絶罕,龍城柳石刻,妄人偽為之,不足道,不知宋時,東坡是否獲見眞蹟?詩中“病嗜土炭”,固非泥於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