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5年08月10日
二
吾見叔子〔叔子即和公叔兄禧。〕與某撫軍書,有如下一段:
撫軍莫先於清吏,吏清而後民安,民安而後可以行法,法行而後政舉,政舉而後禮教興,禮教興而後風俗成,故撫軍者必久於其道,五年而政舉,十年而俗成者,大較然也。夫為政至於俗成,則雖百數十年之後,天地之氣運有時而移,國家之政教有時衰息,而其民皆循禮守分,藹然有士君子之風,唐魏之勤儉,鄒魯之文學,此其徵也,古人所謂浹肌膚、淪骨髓者,道不越此。
此書與和公共張一衡所討論者,大相吻合。和公主樸,叔子主勤儉,和公主留樸以還天地,而使國家長治久安,無盤古、中古、叔季之別,叔子主久於其道而化成,以至浹肌膚,淪骨髓,天地之氣運,與國家之政教是一是二,不相違迕。綜而言之:二魏之精神,皆取則於柳子厚《晉問》卒章所謂:遵堯遺風,以堯為準,馴致太平之美善理論。有唐魏之勤儉,〔叔〕人用足而不淫,〔柳〕有鄒魯之文學,〔叔〕則遵分而進善,〔柳〕蓋天下去樸久矣,樸者人之本,萬物之根,世道治亂之源也,夫惟樸去至盡,小人盜賊、弑逆、烝報、殺戮之禍害相尋,而天下亂,元氣反於根荄,使巧詐莫能發,浮靡無由作,而春始萌,太古復出。〔和〕以三家之論錯綜而紬繹之,恍若奉子厚為宗師,二魏左右疏附,專取尙儉返樸作主旨,在理想上,成立一經歷三古、絲續不衰之國家,為天地保留正氣,亶其然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