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湘之於柳文

邵子湘之於柳文

武進邵長蘅,字子湘,自號青門山人,清初以古文辭有聲於時,與侯朝宗[39]、魏叔子,號海內三布衣。平生不得意於場屋,卒謝舉子業,而沈酣於經史及唐宋大家,渙然有得而文大昌。汪堯峯[40]為之言曰:“青門文章似柳子厚,人亦高曠似陸魯望[41]。”綜其一生用力行逕,除隱而非貶,又年事較高外,其節次亦大致與柳相近。

人言子湘文之長處在敘次,此當然得力於柳者為多。如《菱溪草堂記》云:

今年閏夏,予舟行,自吳閶歸,信宿草堂,會暑甚,侵曉猶坐池上。市聲未囂,露氣晨流,游魚百餘頭,皆噞喁水面如霞駁。遠聞行舟欸乃聲,與漁歌相互答,窅然移情者久之。

此神似《永州小石潭記》,可一覽而得。至謂彼刻意摹柳,則亦未必,《與魏叔子論文書》云:

文之法有不變者,有至變者。吾得其所為不變者,不左、史,不班、范,不韓、柳、歐、蘇,而不可駭其創也。吾得其所為至變者,即左、史,即班、范,即韓、柳、歐、蘇,而不可訾其襲也,二者所以究文之法也。

此明言博采眾長,不名一家,實則欲自掩其規摹柳州之迹,亦未可定。子湘嘗自謂:“蓄諸躬必有根柢,見諸文足資世用。”“世用”二字,非熟精柳文,殊未易鄭重道出,凡於此二字有甚深領悟,胸中邱壑萬千,定非一般文士所能了解。至所為《青門老圃傳》云:

家有秔百畝,秫半之,有圃一區,雜植薤韮瓜壺薯蕷蹲鴟之屬千本。臧獲[42]執耕爨者十餘人,老圃力不任耕,猶時時抱甕灌畦圃中,欣然自適。又數稱慕其先世種瓜青門者,即自號青門老圃云。

此完全蹈襲柳州蒔花植柳氣習,而亦仰望鹿門漢陰[43],並於柳州即士即農、從而溝通階級之進化觀點,亦不無聲息相通,遙與映合。汪堯峯美其高曠近陸魯望,著眼當亦不離阿堵[44]云。

子湘言濬文之源,在讀書,在養氣,嶄嶄提出氣字,此純是柳州家法。《與叔子書》有曰:

是故涵泳道德之塗,菑畬[45]六藝之圃,以充吾氣也,泊乎寡營,浩乎自得,以舒吾氣也。植聲氣,急標榜,矜吾氣者也,投贄干謁,蠅附螘營,恧吾氣者也,應酬轇輵,諛墓攫金,撓吾氣者也。

此固不必問作者,下筆時,曾有子厚《與韋中立論師道書》之影子,隱隱從旁為之指點焉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