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年08月10日
一
蕭纂未詳何人。書云:“始者負戴經箱,退跡草廬”,殆指文戰不利時也。子厚《答許孟容書》稱:“年二十四,求博學宏詞科未得”,或即求宏詞未得後,與纂通書。顧子厚早通羣經,文譽遠颺,貞元九年,中進士第,已名滿天下,纂當於爾時獲與識面,或讀其試草,書云:“曲見記憶”,以此。
唐以通榜取士,試前視溫卷最重,子厚官階距知貢甚遠,而獲得以宗師之位見待,故為之惶恐不已,而自白無德克堪。惟己雖無能為役,而可得贊譽於人,代為遊揚,所謂唱導於聞人,即此。全文旨存敷衍,別無義藴,在少作中尤形稚弱,夢得編《集》時未予刊落,信是疏忽。
流汗伏地,不知逃匿,幸過厚也:幸過厚者,自幸見待之過厚,以致不知手足之所措也,緊承上文“流汗伏地”兩句。
鼓行於秀造之列:秀士、造士出《禮記》。《報崔黯秀才書》:“觀吾子文章,自秀士”,亦即此秀士也。釗案:秀造,子厚他文亦作“俊造”。《王制》:“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鄉,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據此,所謂秀士,亦即俊士。《送辛殆庶下第遊南鄭序》:“嘗從俊造之後,頗涉藝文之事”;《送崔羣序》:“甲俊造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