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溠

梁溠

子厚《贈劉院長、張員外八十韻》五言長古有一聯云:朝宗延架海,師役罷梁溠,溠,浸也,梁爲“橋梁”之“梁”,“梁溠”云者,謂架橋浸上,以便行道也,此處“梁”作動詞用,上一句“架海”之“架”字亦然。偶閱錢東生《徵存錄》,記朱石君〔筠〕[112]精通《說文》,於“訓詁之遺可以補”條下,著數語於左:

《春秋傳》[113]:修涂梁溠,溠,荊州浸也,《職方氏》:豫州其浸波溠,鄭注《春秋傳》曰:楚子除道梁溠,則溠宜屬荊州,在此非也。

此將溠固定在荊州甚明,謂荊州水溢曰溠,他處水溢絶不可共是名,然則子厚詩中之“溠”胡指耶?查張員外署官澧州刺史,荊、澧同屬楚地,加以劉二十八之連州,及贈詩人之永州,均相去至近,三人同官一地,固是大致不差,惟吾揣子厚詩語雖帶著“溠”字,而本意絶不拘泥於是。朱石君首引《春秋傳》語,本之《莊公四年》,楚令尹鬭祁除道梁溠,營軍臨隨,夫隨固一蟬聯於楚之小國,然天下水浸何常之有?今日浸在荊州,明日即容許浸在豫州,必謂荊浸可曰溠,豫浸不能共是名,此種經生拘墟之見,柳州通儒,豈肯蹈是?余故爲約略辨之如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