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嚴東川寄《劍門銘》啓

上嚴東川寄《劍門銘》啓

事詳《劍門銘》注,可參看,不復贅。

礪與高崇文同征劉闢,拔劍川,斬刺史文德昭,因分守險阻,大有與崇文爭功之勢,子厚為《銘》,意不無略有偏袒。

又焉知非因閣下之功烈,所以為不朽之一端也:實則因有子厚之《劍門銘》,人始知嚴礪有此所謂不朽之功烈,天下事適得其反,往往如此,獨不知“累受顧念,踴躍盛德”,嚴、柳淵源如何。

《新書·元稹傳》載:“母喪服除,拜監察御史,按獄東川,因劾奏節度使嚴礪,違詔過賦數百萬,沒入塗山甫等[73]八十餘家田產奴婢,時礪已死,七刺史皆奪俸。”似此,子厚頌礪功烈,得毋視稹略有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