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希與《毛穎傳》
2025年08月10日
文道希與《毛穎傳》
《純常子枝語》卷七載:
裴晉公不滿昌黎文,宋于庭《過庭錄》已記之。又按《唐摭言》卷五云:韓文公著《毛穎傳》,張水部[184]以書勸之曰:比見執事多尙駁雜無實之說,使人陳之于前以為歡,此有累於令德,文公答曰:吾以為戲耳,比之酒色不有間乎?余以為范蔚宗《香方》[185],卞彬《禽獸決錄》[186],並有託喩,已傷令德,若《毛穎傳》則但可入之《俳諧集》耳,而後世古文家紛紛選讀,得無有海濱嗜鮑之風乎?
王伯厚《困學紀聞》卷十七云:驢九錫封廬山公,雞九錫封浚稽山子,《毛穎傳》本於此,是伯厚亦以為俳諧體也。〔《藝文類聚》引袁淑《俳諧集》,有《封驢廬山公》[187]、及《封雞浚稽山子九錫文》。〕
自退之《毛穎傳》出,子厚兩語斷定之曰:“且世人笑之也,不以其俳乎?而俳又非聖人之所棄者”,此第一,斷定其文為俳。第二,斷定俳非聖人所棄。此外同時之人,不論為裴晉公或張水部,後世之人,不論為王伯厚或宋于庭,所言皆跡比疊牀,味同嚼蠟。夫何物文道希?所作《枝語》之凌雜無序,不知下《容齋隨筆》與《夷堅志》[188]幾等!而又假途方術,強不知以為知,張皇塗抹,妄矜宏博,於斯又欲排俳體於古文之外,與柳子厚爭一日之短長,夫亦徒自張其弇陋而已,於退之庸何傷?尋道希略成片段之大篇,吾未曾見過,以小品論,吾知其求自列於子厚所欣賞之俳,大嫌不足,今而病俳,病退之所為之俳,吾誠不信天下妄誕不自量之人,有逾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