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班孝廉擢第歸東川覲省序
2025年08月10日
送班孝廉擢第歸東川覲省序
班孝廉者,班肅也,肅以貞元十七年,在中書舍人高郢知貢舉下擢第一。夫高郢知舉,號稱矯正通榜弊風,痛抑華耀,凡名噪一時之士,皆不見錄,其沈沒厄困、閤戶塞竇[61]者,反以無聞而獲榮名。辛生即以聞於公卿,揚於交遊,文為京師貢首而見黜,子厚《送辛生下第序略》中,侃侃言之。今以班孝廉之行〔去聲。〕為請,請子厚為其擢第東歸贈序者,即此下第辛生,所請者亦即高舍人以之褎然居首,海內稱為至公之士。吾嘗反覆紬繹其事,而認為大不可解,豈以班孝廉承先世文儒之盛,兼外王父出入將相之尊,果能符於沈沒厄困、閤戶塞竇之目焉否耶?子厚自稱相國馮翊王門子遊文章之府者,嘗與之齒,而對此承世家儒風,沭外族休光之班孝廉,一若相識恨晚,然則班孝廉當日之騰藉聲光,交遊徧天下,殆無疑問,而高舍人在貞元十七年知舉,果眞一清如水,自始不知有班孝廉其人,卒於暗中摸索得之者耶?又子厚言必誠乎中,今《送辛生》之言如彼,而《送班孝廉》之言如此,兩相反背,中無吻合一致之道,抑又何耶?吾嘗病柳序過於溷雜,劉夢得失於整比,允為遺恨,茲一例爾,輒略為申敍如右。
陳少章曾作《班肅傳略》如下:
班肅父之名、位皆不詳,元和末,宰相皇甫鎛貶崖州司戶,肅以前坊州刺史獨餞於野,朝廷義之,擢司封員外郎。觀元稹所草制詞,肅蓋先由郎署出守,及司封之除,已再入南宮矣。
陳考不誤,然無助於為吾解疑。
獲居其里焉:“里”當作“甲”,據廖本改。
相公馮翊王公:釗按:晏元獻謂宜去“王”字,何義門亦謂“王”字衍,吾謂宜去“公”字,蓋“公”涉下“功”字音同而衍也。德宗幸奉天,進封嚴震馮翊郡王,並非封公,沈晦[62]《四明新本柳文後序》:亦謂宜去“王”字,大抵從晏本雷同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