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年08月10日
一
陳寅恪[1]謂韓退之作《毛穎傳》,為以古文作小說之嘗試[2],乃古文運動中之一重要節目。子厚懼其以俳為人所排,而運動以敗,故極力張之,《後題》之作,絶非偶然,以此為古文運動中韓、柳連鑣[3]並進之證。是說也,頗有見。
《太史公書》有《滑稽列傳》,皆取乎有益於世者也:“有益於世”四字,為子厚律己化人、萬變不離之主旨,蓋不益世用,聖人之道可廢,反之,有益於世,即滑稽亦不為非。惟“有益”云者,須從兩面看始全:一、息游操縵,有拘並有縱,而有益於作者本身;一、六藝百家,大細穿穴,學者得以奮勵,〔文云:而學者得之勵,何義門謂“之”當作“以”,是。〕又有益於斯文全域。
儲同人評此文曰:
韓《傳》、柳《題》,猶伯牙鼓琴,鐘期聽之,宜其踴躍賞歎,不遺餘力也。昌黎俳謔,見許柳州,以此知材分相去,僅若尋常,則其學問、性情、嗜好,必有格格不相入者,觀張水部[4]書可知矣。
張籍致退之書,乃責退之好戲謔[5],與後來朱晦菴《讀唐志》,所責蓋同[6]。同人見到韓、柳性情、嗜好之不同處,眼界高人一等,但子厚為《後題》時,則固於退之之縱恣處,視與昌蒲葅、或芰、或羊棗等,雖蜇吻裂鼻,縮舌澀齒,而亦已曲意許與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