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井文

祭井文

祭文原有二用,一禱於神祇,一享於親舊,前者以憑依於神,而悔過改善為主,後者以不忘於舊,而援情道意為高。本卷禱神之文六篇,除本篇外,餘為《舜廟祈晴文》,《雷塘禱雨文》,《祭纛文》,《禡牙文》,《禜門文》,以其風習為今世所無,且亦違反子厚不推天、不引神之唯物根本大義,毅然削去,不加解釋,輒為聲明於此。

唯昔遞石:舊注“遞”一作“匝”,恐皆非也,似當作“遻”,與《祭楊詹事文》“亦莫有遻”之“遻”同,遻,逆也,乃對下文“順道”為切,陳少章云。

克長厥靈:郭璞《江賦》:“資五才之並用,實水德之靈長”,亦少章云。

朱晦菴云:“柳子厚文,有所仿者極精,如自解諸書,並是仿子長《報任少卿》,今觀此文,亦絶似兩漢人語。”不知晦菴胡指。

趙明誠[1]《金石錄》卷九第一千七百六十四《唐柳州〈井銘〉注》云:“柳宗元撰,沈傳師正書,長慶三年”,殆即指此文而言。[2]曰祭文,曰銘,隨所適用,區以別焉云爾。長慶三年,子厚歿已四載,當然不及見傳師書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