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瞻《論諸葛亮》爲柳諱
2025年08月10日
蘇子瞻《論諸葛亮》爲柳諱
蘇子瞻《論諸葛亮》末幅云:
呂溫以爲孔明承桓、靈之後,不可強民以思漢,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誅之。不知蜀之與魏,果有以大過之乎?而又決不能事魏,則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動哉?嗚呼!此書生之論可言而不可用也。
釗案:子瞻所採溫說,見於溫所爲《諸葛武侯廟記》,此乃根據民本思想而爲之,與柳子厚完全一致。子厚之見,在《舜禹之事》一文陳之,遠較化光爲有本末,子瞻不引柳而引呂者,殆以空論不衷於實,不欲汙柳。雖曰此不失爲忠厚待人之意,而卻大背於知人論世之風。蓋柳、呂兩公平生持論,唯貫徹其惟民主義是務,成敗利鈍,不甚注重。何況子厚原稱民不思漢,唯曹氏繫乎民,而曹御民以強不以仁,與舜、禹之道不同,是故民之反映如何,本難預料。倘魏氏之民不畏強禦,眞與仁義之師裏應外合,則洪容齋曾論諸葛公云:“魏盡據中州,乘操、丕積威之後,猛士如林,不敢西向發一矢以臨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語見《隨筆》卷八。〕”孔明藉此優勢,與魏民聯合以傾魏,何愁魏之不立潰於西蜀鐡蹄之下?顧史實不如是,此史實自負其責,論古者亦惟付之一歎而已,何必過分齮齕古賢也哉?吾意子瞻之論,原無與柳、呂根本衝突之處,吾故略爲疏列如右,無取深論。或曰:子厚《舜禹之事》一文,說者多訾其贋,故子瞻不引,吾書本編迭有論述,茲不贅。